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第2717天
01
最近,随着《婆婆和妈妈》第二季的播出,之前在《浪姐1》中因为话题度太低,早早就被淘汰的陈松伶,再次回到了舆论的中心。
很多人不知道,这位年近50,身材和样貌都保养一般的女人,也曾大红大紫过。
早在1989年,陈松伶主演电视剧《天涯歌女》后,就坐稳了“TVB一姐”的位置,也成为观众口中公认的“大美女”。
但美人的命运总是多舛,爆红之后的陈松伶,就因 *** 不慎被前经纪人算计(骗取亿元资产),后又得过大病,起起落落让人心疼。
直至遇到小8岁的内地演员张铎,生活才渐渐好转。
然而,虽说宠妻狂魔张铎多次在微博上秀恩爱,也还是没拦住网友亲自撕开两人婚姻生活的遮羞布,让中国式家庭的婆媳关系在镜头下展现得淋漓尽致。
前两天,陈松伶婆婆因为“回应陈松伶放弃生育”的问题上了热搜。
陈松伶在节目中坦言,自己因为身体原因,无法再生育,自认为剥夺了婆婆享受天伦之乐的权利,因此对于婆婆的宽容心怀感恩。
婆婆安慰陈松伶,让她不要因为这件事心里有负担,只要儿子和儿媳两人好,自己就不追求天伦之乐了。
评论中一改往日吐槽的画风,留下的全是称赞婆婆的声音。
但也有一些看似清醒的网友表示,这不过是婆婆在镜头下说的体面话而已,不可当真。
毕竟节目刚开播的时候,陈松伶的婆婆就因为太“奇葩”而几次被骂上了热搜。
她到底有多奇葩呢?
刚到儿子和儿媳的家,陈松伶婆婆就激动地抱住儿子张铎,完全无视一旁热情的儿媳,硬生生地把陈松伶当成了 *** 人。
最后在儿子的提醒下,婆婆才不情不愿地抱了陈松伶一下。
后来进屋之后,婆婆从老家到北京,给儿子带了一大堆他爱吃的,却只给儿媳带了三捆大蒜。
包饺子的时候,陈松伶认真擀皮被婆婆严肃批判,张铎随手一拍,婆婆却连连称赞。
到了采访环节,婆婆花式夸儿子优秀、上进,却只字未提陈松伶。
类似这样的大型双标现场还有很多,网友看完直呼窒息。
02
除了双标,陈松伶婆婆对儿媳的不待见,就差写在脸上了。
比如,陈松伶不喜欢吃蒜,婆婆就总劝她吃蒜,还要她拿面包夹就着大蒜吃。
陈松伶不吃,婆婆就上纲上线说,你就是不愿意吃我们东北的东西。
陈松伶坦言,自己跟婆婆相处10年,感觉还是隔重山,隔层纱。
说实话,陈松伶的这种感觉,在中国式大家庭里太正常了。
别说是这样的非典型性幸福之家,就是那些主流的家庭里,也存在不少这样的现象。
况且,陈松伶还比张铎大了将近9岁,又因为身体原因,婚后一直保持丁克。
婆婆快70岁了,指望这个年龄的老人打心眼里欣赏一个比自己儿子年长并且不能生育的媳妇,对她也的确不公平。
能做到仅仅只是隔重山、隔层纱,已经很不容易了。
就像张铎打趣说的:“没隔把刀就不错了!”
其实,婆媳关系里,这种隔重山、隔层纱的感觉,才是真正的恰到好处。
如果婆婆和媳妇正好聊得来,处得亲如母女,那是这个家庭的福气。
但如果婆媳无论再怎么磨合,都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也没必要去刻意亲近。
因为婆婆和儿媳本就是磁场的正负两极,天然相斥。她们不是因为相亲相爱才成为一家人,而是没办法才在一起。
认清了这个事实,婆媳矛盾中的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她不是你亲妈,不帮你洗衣做饭,也不会心疼你,都是情理之中的事,又何必生气呢?
她跟你非亲非故,还愿意帮你带孩子,简直就是赚到了有没有?
就像《婆婆和妈妈》中, 大家在讨论“夫妻的家是不是婆婆的家”的问题时,侯佩岑说的:
如果婆婆到了儿子和儿媳的家里,把自己当作客人,那么婆婆为这个家多做的事,夫妻俩会感恩,而如果婆婆把夫妻的家当作自己的家,多做的那些事就变成理所当然了。
所以,与其强行把彼此处成母女,不如带着低期待进入婆媳关系,相敬如宾,就算小吵小闹也不伤筋动骨。
张铎回应陈松伶的那句话,言下之意也是:你跟我妈这样算好的了,没必要再努力亲近。
03
曾经在《家庭与家庭治疗》这本书里看到一句话:
大的家庭系统由不同子系统组成。家庭边界就是这些子系统之间的心理界限。
这句话,其实说的就是“边界”二字。
早前看到一条这样的微博:
这就是没有处理好边界意识引发的问题。
什么是边界意识?
就是我是我,你是你,我们是不同的独立个体。再有交集,也有独立的部分。
再亲密的关系,也要有边界意识。
精读君在终身成长词典的词条《645:心理边界》中提到,如果互相取暖的刺猬挨得太近,各自的刺就会将对方刺得鲜血淋漓。
只有调整好姿势,相互之间拉开了适当的距离,不但互相之间能够取暖,还能很好地保护对方。
但如果你说,我就是碰到那种没有边界意识的婆婆,时不时来试探自己的边界,怎么办呢?
这个时候,你就需要明确地划分好边界,表明你的态度。
这里的“明确”就是一定要把话讲清楚,把事做彻底,不能留下被人曲解意思的漏洞。
畅销书作家梅洛迪·贝蒂在《如何为爱立界限》中提到,边界*的是自己的行为:我会做什么、不会做什么。
也就是说,划定边界*的是自己的行为,而不是通过掌控别人的行为,让别人改变。
她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
一位男士在女儿离家后依然在经济上支持她,希望能帮助她步入正轨。
然而多年过去了,女儿仍然不找工作。
一天,父亲醒悟后,便告诉女儿:“6个月后,我会完全断绝对你的经济支持。”
之后每个月,父亲都会打*给女儿,帮她倒计时。
然后父亲说话算话,不再给女儿寄钱。
女儿打*过来要支票,父亲不仅没动摇,还把女儿的信用卡也冻结了。
女儿说,自己的父亲是世界上最差劲的父亲,一会儿大哭大闹,一会儿甜言蜜语。
但无论如果,父亲都没有改变主意。
后来,女儿意识到自己的父亲是认真的以后,终于停止了打*,开始了自己的生活。
这就是明确边界的做法,在婆媳关系中同样适用。
04
陈松伶在划定边界这一点上,就做得很好。
她在自己的微博上这样写道:
“结婚是两个不同血缘的人因为爱的结合,我爱我的老公,因此也爱和尊重他的家人,恰恰是因为这份爱和尊重,我们在维持和婆婆相处和谐的关系时需要保留一些「规则」”。
婆婆来到小两口家作客时,陈松伶会时不时通过一些适宜的举动,与婆婆约法三章,告诉她哪些事情是“我”不想要在“我自己家里”发生的。
比如,婆婆刚到家里的时候,陈松伶为了避免婆婆乱翻东西,会在家中的一些家具上贴上带有自己名字的标签,表明自己的领地意识。
虽然婆婆屡屡僭越,撕下标签,但只要把边界意识付诸实践,这样的态度就会起作用。
就像那位坚决不给成年女儿打钱的父亲,只有从一而终地亮出自己的立场,不断试探边界的人最终才会停下来。
再比如,陈松伶认为,两口子的小家是很隐私的领域,欢迎婆婆随时来家里做客,也会经常去婆婆家里探望,但并不同意应该把对方的家当做是自己的家。
婆婆在和夫妻俩通*的时候说,小两口的家也是自己的家,婆婆来到他们家时,不能说“欢迎你来我家”而要说“欢迎回家”。
这时候,张铎马上半开玩笑半认真地怼妈妈:“要是这么说,我就给你买张票,你先回去吧。”
这里不得不提一句,婆媳关系能不能处理得好,夹在中间的那个男人很关键。
在《婆婆和妈妈》里,张铎始终站在妻子这一边,也能帮助划清界限。
无论在怎样的家庭中,把夫妻关系放在第一位,这个家就会稳如磐石。
就像某本书上一句关于婚姻三观的观点:我退出我的家,你也应该退出你的家,我们去组建一个新的家庭,而不是我从我家退出去融入你家。
在亲密关系中,父母子女之间,都需要寻求相处边界,更何况毫无血缘的婆媳?
试图跟婆婆抹掉边界,硬要让两个人刻意亲近,以强行营造“亲如母女”的效果,长此以往必定会出问题。
只有树立边界意识,才能处理好关系,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
更好度的婆媳关系,就是止于婆媳,再无关系。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