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认识了5S管理法之后,人们通常会认为日本的企业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功,和他们所采用的5S管理法有着很大的关系。很多企业都认为5S是现场管理最有利的方法之一。
5S给现代企业管理提供了一整套的管理规范,其中包括了一系列的确保安全,效率、品质等办法,以及不少减少生产故障简单易行的方法。它不仅能够使得工作环境保持整洁、舒爽,而且还能够提升员工的素质和效率,更为重要的是能够让员工养成严谨、规范的良好习惯,从整体上提升企业的形象和竞争力。
1.5S的起源
5S起源于日本,是指在生产现场中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这是日本企业的一种独特的管理办法。
1955年,日本的5S宣传口号为“安全始于整理,终于整理整顿”。当时只推行了前两个S,其目的仅为了确保作业空间和安全:后来,因生产和品质控制的需要而又逐步提出了3S,也就是清扫、清洁、修养,从而使应用空间及适用范围得到进一步拓展。到了1986年,日本有关5S的著作逐渐问世,从而对整个现场管理模式起到了冲击的作用,并由此掀起了5S的热潮。
2.5S的发展历史
日本式企业将5S运动作为管理工作的基础,推行各种品质的管理手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产品品质得以迅速地提升,奠定了经济大国的地位。在丰田公司的倡导推行下,5S对于塑造企业的形象、降低成本、准时交货、安全生产、高度的标准化,创造令人舒适、整洁的工作场所,现场改善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逐渐被各国的管理界所认识。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5S已经成为工厂管理的一股新潮流。
3.“5s”活动的含义
“5S”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和修身(Shitsuke)这5个词的缩写。因为这5个词在日语罗马拼音中的第一个字母都是“s”,所以简称为“5S”,开展以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修身为内容的活动,称为“5S”活动。
4.5s现场管理法
“5S”活动起源于日本,并在日本企业中广泛推行。它相当于我国企业开展的文明生产活动。“5S”活动的对象是现场的环境,它对生产现场环境全局进行综合考虑,并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与措施,从而达到规范化管理。“5s”活动的核心和精髓是修身。如果没有职工队伍修身的相应提高,“5S”活动就难以开展和坚持下去。
没有实施5S管理的工厂,工作现场脏乱,例如地板粘着垃圾、油渍或切屑等,日久就形成污黑的一层;零件与箱子乱摆放,起重机或台车在狭窄的空间里游走。再如,好不容易引进的最新式设备也未加维护,经过数个月之后,也变成了不良机械,要使用的工夹具、计测器也不知道放在何处等等,到处是脏污与零乱的景象。员工在作业中显得松松垮垮,规定的事项,也只有起初两三天遵守而已。改变这样工厂的面貌,实施5S管理活动最为适合。
5.5S的内容
(1)1S——整理
①定义
将工作场所任何东西区分为有必要的与不必要的,把必要的东西与不必要的东西明确地,严格地区分开来,不必要的东西要尽快处理掉。
正确的价值意识使用价值,而不是原购买价值。
②目的
腾出空间,空间活用,防止误用、误送,建造清爽的工作场所。
③注意点:
要有决心,不必要的物品应断然地加以处置。
④实施要领:
a.自己的工作场所(范围)全面检查,包括看得到和看不到的。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news.x86android.com/articles/1143010.html
- 转载请注明: zhiyongz 于 知识百科-X86安卓中文站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