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战场中的各类新型武器 马克沁机枪深入人心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太原热线www.0351net.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在东亚,日本偷走了琉球王国,将之废为郡县,改称冲绳;左宗棠率领大军收复新疆;在欧洲,希腊向土耳其宣战;大英帝国正踌躇向位于中亚的阿富汗用兵。这就是1878年,这一年,波斯尼亚被奥匈帝国吞并,仇恨的种子深深地埋在了巴尔干地区。然而,真正的世界大战迟迟没有开打。直到1914年6月28日,斐迪南大公遇刺事件,掀翻了巴尔干「火药桶」,才导致世界大战的爆发。
翻看各种版本的历史教科书,非常多都会将「一战」的爆发原因,归结为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第二次工业革命德国的崛起、巴尔干斯拉夫人与奥匈帝国的仇恨云云。本来,上述因由,在1878年时就已大致形成,为何世界大战要迟至20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才开打呢?
原来,这三十多年,正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催使生产力极大提升的阶段,各类新型武器逐年逐月诞生,并实现工业化生产,直到为世界大战开打打足了物质基础!「一战」的主战场,成了最疯狂的新品释出会!
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遇刺后,德国的小毛奇游说小威廉,要他能够把握历史赋予的时机,一举摧毁法俄,统治欧洲。小毛奇慷慨激昂地说:「你晓得俄罗斯有多少铁路和重武器吗?每一样我们都是他们的十倍!陛下,这是天赐良机,开战吧!」
架在汽车上的马克沁机枪
从马克沁机枪到坦克
「敌人越强,荣誉越大!」古斯塔夫·克虏伯在自个的黑色笔记本上奋笔疾书,力透纸背。1914年的夏天,可没有什么微博、微信,克虏伯也不需要什么媒体营销。写下自励之语,克虏伯明白,出膛的炮弹就是最好的广告。
当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短短一个月间,欧洲已如沸腾的一锅滚粥,克虏伯成了给这锅滚粥新增猛料的人。从1914年7月到1917年,位于鲁尔工业区的克虏伯工厂,以每月交货900万发炮弹和300门各型大炮的速度,供应德军所需。然而,有时候仍无法充分满足战事需要。以1915年与1916年之交的凡尔登战役为例,德军埃里希·冯·法金汉将军战前称:「我要让凡尔登成为碾碎法军的磨盘!」为此,法金汉抽调了10个师6个军总计27万人。虽然兵多将广,法金汉却没有像拿破仑那样一味使用人海战术!「以强大的炮火摧毁敌人的阵地、绝大部分人员装备,然后施行巩固和占领。」这是他的指导思想。为此,法金汉需要上千门大炮!以克虏伯的生产速度,得小半年时间才能囤够货。
从俄国前线,从巴尔干,从克虏伯兵工厂……迫不及待的法金汉以铁路运输为主,共抽调了1400门火炮,其中600余门重炮,包括当时最重型的火炮——12英寸海军大炮和420毫米口径巨型工程榴弹炮!
从1860年,甚至更早时期开始,克虏伯即是德皇的御用军火工厂。1860年十月,甫登皇座的威廉一世,就来到工厂视察。1867年的第二届巴黎工业展览会上,当一款长17英尺、重50吨的全钢线膛后装大炮亮相之时,曾引起巨大反响。但是,如果要让整个欧洲真的轰动,并记住克虏伯的名号,还得靠实战。
420毫米口径巨型工程榴弹炮,专为攻城拔寨而生。其发射的重磅炮弹,曾于1914年一举轰毁列日要塞。列日要塞,南靠阿登森林筑就,在默兹河与乌尔特河汇合处形成了周长50余公里的环形炮台群——12座炮台,以3到6公里为间隔,部署了各种火炮400门。同时,各炮台筑有厚度为2.5到3米的钢筋混凝土永久工事。可是,当德军用火车将420毫米巨炮运到铁路尽头,再铺设专门的公路杀将而来后,短短几天工夫,12座炮台毁碎殆尽。
因为有了这样威力巨大的重炮,德军的战术指导思想发生了钜变。当炮击开始后,甚至有德国指挥官大言不惭地声称:「打完所有炮弹,我们的士兵在那里不会发现任何活的东西留下。」这就是1.0版本的地毯式轰炸!在成建制的轰炸机中队尚未诞生之前,这是地球上最狠最猛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1914年「一战」爆发时,德国的钢铁年产量达到了1760万吨,是英、法、俄三国的总和!纵然是英国一贯占据优势的煤炭工业,也被技术革新后的德国迎头赶上。克虏伯大炮,正是这一时期德国工业的拳头产品。与此同时,作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德国仍没有扔掉一些山寨货,而那些山寨货也证明了——战争时期,管用就好,至于支付给敌国的专利费,就让倾泻而下的弹药替代吧。其典型产品就是克虏伯-马克沁机枪。
马克沁机枪诞生于一战前,是由出生于美国缅因州的海勒姆·史蒂文斯·马克沁发明的。1884年,在移居英国的第二年,马克沁发明了可以连发射击的机关枪。1901年,他甚至被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封为爵士。
当索姆河战役结束的时候,1916年11月,76岁的马克沁恰巧病逝。与马克沁同一年过世的,是战争中阵亡的大批士兵。他们在战斗中汇集成尸山血海!被德军的山寨版马克沁扫射,使得协约国军队一天之内的损失就高达2.6万人,而收获的战果,仅仅是推进了几公里。此战,使得马克沁机枪名声大噪,乃至时到今天日,都有不少准军迷以为——马克沁是德国人。
而实际上,马克沁自始至终都在英伦三岛上研发自动武器——1891年,第一挺马克沁机枪试装英国军队,1893年后开始陆续装备英国军队,正规军每营装备2挺,取代了英军装备的加特林机枪。至于外销方面,马克沁机枪1888年进入美国和中国;1899年,装备德国装甲部队;1912年装备土耳其军队。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战中,各种型号的马克沁机枪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当然,一战时德、英互为敌国,德军新装备的,只能是山寨版的克虏伯-马克沁。
造成「一战」大多数伤亡的,自然是各类枪炮。而坦克的登场,则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芝加哥大学荣休教授、美国世界史学家威廉·H。麦尼尔在《竞逐富强 公元1000年以来的技术、军事和社会》中写道:「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些空想家预想了一种全新的军事系统——不仅靠汽油作动力,而且大概超越当时所有陆地军事武器的威力限制。」
1916年9月15日,英军60辆「马克」Ⅰ型坦克首次投入索姆河战役。这款靠履带行走,能驰骋疆场、越障跨壕、不怕枪弹、无所阻挡的「魔兽」,令德军阵地迅速崩溃。该坦克乘员8人,有「雄性」和「雌性」两种。「雄性」装有2门57毫米火炮和4挺机枪,「雌性」则只装5挺机枪。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我们删除,感谢。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