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手机端

农药常识

zhiyongz 15分钟前 阅读数 19 #生活经验
文章标签 农药常识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太原热线www.0351net.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农药常识

1.农药知识有哪些

(1)生物化学选择性:各种植物对某一特定除草剂的代谢方式和途径有差别。在某些植物体内,除草剂能被迅速分解代谢为无活性物质;而在有些植物体内,除草剂不分解或分解代谢为有活性的物质从而将这种植物杀死。利用除草剂在植物体内生物化学反应的差异产生的选择性,叫生物化学选择性。例如,敌稗在被水稻吸收后;水解为无毒物质3,4一二氯苯胺和丙酸,而稗草难于分解敌稗而被杀死。

(2)生理选择性;植物的根系或茎、叶对除草剂的吸收和输导有一定差异。有些植物对除草剂容易吸收和输导,这类植物对此种除草剂表现较敏感;而有些植物对某些除草剂不易吸收和输导,从而这类植物对此类除草剂表现为安全。由此而产生的选择性,叫生理选择性。例如,2,4一D类除草剂,它们在双子叶植物体内的输导速度与程度高于单子叶植物,从而对双子叶植物敏感,对单子叶植物安全。

(3)形态选择性:植物的形态结构、生长点的位置不同,喷洒除草剂时,在植物表面的着药量和吸收量不同,从而影响到植物的耐药性。由此产生的除草剂的选择性,叫形态选择性。

(4)位差选择性:利用各种植物种子或根系在土层中的分布位置不同或植物地上部分的高矮不同而获得的选择性,叫位差选择性。例如,茄子田使用克芜踪除草就是根据茄子植株高、杂草较低,定向喷雾药液只喷在杂草上,茄子生长点着药量极少的原理。

(5)时差选择性:对作物有较强毒性的除草剂,利用杂草和作物出苗或生育期的不同,达到安全使用的目的,叫时差选择性。例如,用草甘膦或克芜踪杀死休闲地内已出苗的杂草,待5~7天后土壤内的草甘膦或克芜踪已钝化,无除草活性时,再播种作物,就不会影响作物出苗。在使用除草剂时,要综合考虑它的各种选择性能以达到安全有效的除草目的。

2.农药基本知识``

一、农药的分类 1 .按性质分类 可分为化学农药、微生物农药和植物性农药。

(l)化学农药。又可分为有机农药和无机农药两大类。

有机农药是一类通过人工合成的对有害生物具有杀伤能力和 调节其生长发育的有机化合物,如敌敌畏、三氯杀螨醇、粉 锈宁、氟乐灵、毒鼠磷、2,4-D等。 无机农药包括天然矿物 在内,可直接用来杀伤有害生物。

如硫磺、硫酸铜、磷化锌 等。 (2)微生物农药。

这类农药是利用一些对病虫有毒、有杀伤作用的有益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通过一 定的方法培养,加工而成的一类药剂,如苏云金杆菌、白僵 菌、核多角体病毒等。 (3)植物性农药。

这是一类以植物为原料加工制成的药剂,如鱼藤、烟草、除虫菊等。 2.按用途分类 可分为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杀鼠剂、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l)杀虫、鼠剂。按其对虫、鼠害的作用方式分为胃毒 剂、触杀剂、熏蒸剂、忌避剂、拒食剂等。

(2)杀菌剂。按其对病原微生物的作用方式,又分为保 护性杀菌剂、治疗性杀菌剂和铲除剂等。

(。

3.农药知识

您好,为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三大类,其中品种最多、用量最大、最容易引起农药食物中毒的是有机磷类杀虫剂。

3。1 除草剂新类型层出不穷 除草剂开发的方向:①选择性高,作用机理独特;②安全;③高效;④使用方便 10年开发的除草剂中,杂环化合物约占86%,含氟品种约占50%,类型近20种。

其中, 二苯醚类和芳氧羧酸类的特点是具有更高的生物活性,大多为单一旋光活性体,对环境更安 全,如HC-252和DEH-112。酰胺类特点是某些品种(如SAN582H和Bay Foe5043) ,对旱田作物 (如玉米) 安全。

咪唑啉酮和磺酰脲类同属ALS抑制剂,不仅活性高,而且残效期短,对后茬 作物安全。 三唑并嘧啶磺酰胺类和嘧啶醚类是继咪唑啉酮、磺酰脲类之后开发的另两类高效 ALS抑制剂,前者主要用于旱田,后者主要用于稻田。

ALS抑制剂虽然高效,但易于产生抗性,进入199 0年代其开发热情在减退。酰亚胺类、环状亚胺类、吡唑类、三唑啉酮类及脲嘧啶 类多含氟,均为需光性除草剂,特点是与环境相容、高效,且对后茬作物无影响。

四唑啉酮 和稠杂环类目前虽有专利报道,但尚无产品问世。这些高效新化合物大都是作用在酶的分子 水平上,用量极少 据估计,未来除草剂的开发将有以下特点:①继续研究开发生物合理性、低剂量的酶抑 制剂;②大力研究开发天然(植物代谢物)除草剂和以天然产物为先导的化合物;③开发生物 除草剂,基因工程研究将更加广泛;④加强植物生长调节剂、前提除草剂及除草剂解毒剂的 研究;⑤针对抗药性杂草及使用转基因作物产生的超级杂草 (含有植物中耐或抗除草剂基因 的杂草),开发新作用机理的除草剂。

3。2 杀虫剂趋向高效低毒化 现有杀虫剂主要包括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及其它(主要含杂环)四大类,它们占了全部杀虫剂市场的80%以上,尤其是前两者更是高达1/3。

预计未来,有机磷类将回落, 拟除虫菊酯类将稍有增长。 有机磷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开发之后,新的活性结构已难以发现,此外高毒也是影响它们开发的原因。

但带有三元不对称结构和杂环结构的新品种近来受到重视,它们的优点是与 传统有机磷无交互抗性;另一类活跃品种是土壤杀虫剂,因为即使急性毒性高,也不妨碍土 壤用药,如1992年布莱顿大会上推出的MAT7484主要用于玉米,对地下害虫毒性很高。 对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研究近来主要集中在低毒衍生化上,即“前体农药”的开发上, 通过向结构中引入硫原子,推出了一系列高效低毒品种。

如由克百威开发了丁硫克百威、丙 硫克百威、呋线威,由灭多威开发了硫双灭多威、磷硫灭多威、磷亚威、棉铃威。与母体化 合物相比,新的低毒化衍生物毒性下降20~50倍,杀虫活性影响不大,杀虫谱发生变化,选 择性提高,作物药害减轻,持效期延长。

将类保幼激素的结构引入到氨基甲酸酯杀虫剂中是 这类杀虫剂的一大突破,得到的结构兼具氨基甲酸酯和类保幼激素的特点。 瑞士公司推出的 双氧威对多种害虫表现出活性, 对蜜蜂和有益生物无害。

在双氧威末端环的3位上引入氯原 子或氟原子对蚊子幼虫防效优于双氧威。 拟除虫菊酯1970年代投放市场时因高效杀虫而引起轰动,之后在其结构中导入氟原子后 即增强了效力又解决了虫螨兼治的问题,但害虫易产生抗药性问题依然困扰着这类杀虫剂的 发展。

自1980年代以来,人们又试图将吡啶基引入该类杀虫剂以取代拟除虫菊酯醇组分中的 一个苯环,目前已成功推出商品化产品,如道化学公司开发的吡氯菊酯被认为是一个很有前 途的杀虫剂,在总体活性上优于氯氰菊酯。 目前,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的开发具有以下特点: ①加入氟原子,提高生物活性; ②开发土壤用药品种; ③开发具杀螨活性的药剂; ④光学异 构体拆分与立体专一或立体有择合成高活性异构体; ⑤通过结构改造得到鱼毒性低的醚类似 物和烃类似物。

除三大类杀虫剂外,新类型杀虫剂也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类型有吡啶类、吡咯类、嘧啶类、吡唑类、口〖KG-*4]恶唑类、三唑类、酰肼类、烟碱类等杂环化合物,它们 结构各异,作用机理、杀虫谱也不尽相同,提供了更多的用药选择。值得一提的是,进入1990年代,烟碱成为又一个研究热点。

如同1970年代的菊酯一样, 对烟碱的研究不仅引起各方关注,农药公司也纷纷加盟研究,而且成绩斐然,一类杀虫机理 新、广谱、高效、低毒且对害虫有选择性的新烟碱类杀虫剂脱颖而出。此类杀虫剂作用于昆 虫的烟酸乙酰胆碱受体。

它们的出现犹如一股春风,带给杀虫剂领域无限生机,被认为是某 些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和有机氯杀虫剂的合适替代品。 目前,此类杀虫剂开发最为成功且已商品化的当属日本特殊药业和拜耳农化联合开发的 吡虫啉和日本曹达开发的吡虫腈,两品种投入市场后好评如云,迅速占领了杀虫剂市场;最新品种是MT1-446和CGA293'343,它们均是1998年布莱顿植保大会推出的。

这次大会共推出 4个杀虫剂新品种, 新烟碱类即占了2个,其开发热度由此可窥一斑。MTI-446由日本三井公 司开发, CGA293'343由瑞士诺华公司开发,两者在结构上有了更大改进,前者。

4.农药应用知识

1、发病初不用药,不见虫不用药。绝大多数病虫害在发病初期,症状很轻,此时用药效果好,用量少。等大面积爆发后,用药再多也难以控制。

2、药液浓度超高越好。农民在使用农药时,为减少工作量,往往多加药,少加水。在喷施杀虫、杀菌剂时,充足的用水量十分重要,因为虫卵、病菌多集中于叶背面、邻近根系的土壤中,施药时用水量少,很难做到整株喷施,死角中的残卵、残菌很容易再次爆发,加大使用浓度还能强化病菌、害虫耐药性,超过安全浓度有可能发生药害。叶面肥在高浓度使用时,不但不能被作物吸收,还使作物体液外渗,造成生理干旱。激素类农药过高时,起反作用或使作物畸形。因此,单纯提高药液浓度,往往适得其反。

3、防治一次,一劳永逸。杀虫、杀菌剂在病虫害发生盛期,防治一次虽能取得明显效果,但随着农药的流失和分解失效,及邻近地块的感染,仍有发病的隐患,应间隔7~15天,连续用药数次,才能达到最佳防效。

4、污水、浑水配药。污水、浑水含杂质多,配药会堵塞喷头,还会破坏药液的稳定性,降

低药效。

5、风雨天和高温下施药。刮风喷药会使农药飘散;雨天施药,药液被雨水冲刷降低了药效;高温下施药,易发生药害和中毒。因此,最佳施药时间是:上午8时~11时,下午4时~6时。天气晴好、微风施药。

6、一药连用。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最易使害虫产生抗性、降低防治效果,因此应交替用药。

7、滥用农药。应根据作物种类、防治对象和药剂性能的不同而采用相应的农药,做到对症下药,同时还忌盲目增大施药量,造成害虫抗性增强降低了防治效果,还容易产生药害

8、收获前施药,安全期不够。由于农药会在农作物上产生残留,,安全期不够,残留物会造成食物中毒。

9、安全意识不强,在施药时要戴口罩,不能吸烟、吃东西。施药后用肥皂洗暴露的皮肤,漱口,有条件的洗澡。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我们删除,感谢。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