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实际上是一个古老的组织。但近年来,新西兰开始对联盟超出情报共享范围的政治行动表示不满和反对。显然,其中存在争议和裂痕。五眼联盟是哪五个国家?
五眼联盟是哪五国1
“五眼联盟”是指二战后英国与美国通过谈判建立的多项秘密协议诞生的监察组织,简称“UKUSA”。这种理解清楚地表明,这是一个情报组织的名称。
此后,英美联合监察组织还吸纳了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的情报机构加入,在美、英、澳、西五国组成了情报间谍联盟。加拿大、新西兰。这就是“五眼联盟”的由来。
为何是美、英、加、新、澳五国呢?
这五个国家都是英语国家。如果要实现情报联盟,语言非常重要。当然,这五个国家也是根基深厚的国家。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西兰大多是英国人后裔,而且它们都是英联邦成员国。
“五眼联盟”的主要任务是窃取五国以外国家和地区的商业数据和军事、政治等情报。这些情报数据可以在五个国家的政府部门和企业之间共享。
历史
二战初期,盟国之间没有通讯和情报方面的合作,这使得许多战时任务变得繁琐和被动。为了提高战时情报获取、分析、研判的速度,掌握战争主动权,美英于1941年3月进行商讨,以改变两国在战场上单打独斗的局面。智力。并签署协议,两国正式建立情报合作关系,实现美中情报共享。
“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对日宣战,而美国最想破解的就是日本海军的通讯密码。因此,1943年4月,美军情报部门派人前往英国布莱彻庄园,向英国情报部门学习德国“超级”密码破解经验和技术。
1943年5月,美国和英国再次签署协议,双方再次建立情报共享和情报人员交流机制。由于英美之间没有语言障碍,这种信息交流和互通非常顺畅,效果也很好。并在二战中对德、日情报战中形成主动。
二战后,美国和英国在情报领域继续合作,因为两国都要对付另一个强敌——苏联。
1946年3月5日,为了对抗苏联,美国和英国再次签署了《英美防务协定》,建立了苏联的情报收集和共享以及其他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情报收集。欧洲国家。两国情报合作深入发展。
对于这种情报合作,英国通信总部和美国安全局共同将两国的合作命名为“Ukusa”,并设定了一个高级秘密代号“Echelon”。
为了增加与美国讨价还价的筹码,英国于1948年将英联邦成员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纳入这个情报联盟,后来新西兰也加入,于是“五眼联盟”正式成立已确立的。
1948年,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签署电子间谍网络协议,建立了五国共享情报、共同窃取敌方情报的协议。
由于当时的情报水平不同,“五眼联盟”的情报被标注了不同的分类等级,比如“秘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的眼睛都可以接受”。随着时间的推移,五国情报人员一致同意将其称为“五眼联盟”,以取代五国情报机构之间的联盟。
发展
虽然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成立了“五眼联盟”,五国也实现了情报共享,但目前主导国家还是美国。无论是技术还是资源,美国都明显处于优势地位。
但正是因为美国在五国中的主导地位,其他四国认为情报共享不平等,但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却不容易反对。然而,英国却开始抵制“五眼联盟”。为什么这么说?
从脱欧的角度来看,美国虽然表示支持,但美国并不了解英国的策略。英国脱欧后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一个由自己领导的联盟,而这个联盟就是英联邦。
表面上看,英联邦是主权国家的松散联合体,但英联邦52个成员国对英国都有感情。因此,英国离开欧盟后,可以在英联邦成员国中发挥作用。
从英联邦成员国来看,有经济发达国家、资源出口国、廉价劳动力国家。这些国家都为英联邦在英联邦合作中的作用做出了贡献。这在美国是无法实现的。
据外媒分析,英国除了建立经济联盟外,还需要建立军事联盟,而且还需要建立军事联盟。在这方面,英国比美国有优势。即使没有建立军事联盟,英联邦也可以在英国的领导下实现情报共享。是否应该允许美国加入?这需要由英联邦成员国决定。
如果美国与英联邦成员国进行情报共享,一些英联邦成员国必然会对美国提高警惕。因为美国已经有窃听欧洲政客的犯罪记录。因此,“五眼联盟”看似是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五个国家的联盟,但并不是真正的联盟。也不会被分享。没有人希望自己获得的重要信息和国家安全被大国控制。
“五眼联盟”由英语国家组成。这个联盟是高度意识形态化的。许多国家对这个联盟表示不满。即使在西方国家的体制内,也不会走得太远。
五眼联盟是哪五国2
据参考消息日前报道,随着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印度在华盛顿举行首次线下峰会,拜登政府“重返亚洲”的印太战略似乎正在迎来一个新的机遇。小高潮。有外媒为四国在海洋、疫苗、半导体产业链、气候等领域合作取得的进展喝彩,也有外媒直言拜登把所有赌注都押在了遏制中国上,四国“更”积极地”抵制中国的影响。此外,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突然宣布成立新的防务联盟,帮助澳大利亚建设核动力潜艇舰队,试图在南太平洋建立一支水下力量威慑中国。还有“五眼联盟”对华情报侦察,这些布局构成了美国印太战略的“三轴”,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情报各个层面。
美国的这些举动,从声势上看,相当唬人,造成了中国被美国及其盟友包围的假象。事实上,它的“三把利斧”只是看上去花样繁多,但真正的威力却很普通。首先,所谓四方安全对话据称是美日印澳四国之间的合作对话机制。 “典当。一方面,印度通过这一机制加强了与美国的合作,另一方面,也没有中断与俄罗斯等美国竞争对手的对话。一位印度前高官甚至公开表示,”我们不会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因此,这次四方安全对话存在各种内部问题,无法形成针对中国的合力。
接下来我们看看美英澳联盟,它与澳大利亚共享核潜艇技术。这件事一经发生,就像捅了马蜂窝,在国际上引起轩然大波。美国的传统盟友法国被抢了潜艇大单,与这三个国家展开公开争斗,欧盟也表示支持。该事件进一步扩大了西方的裂痕。在亚太地区,遭到多国反对。中国、俄罗斯、印尼、马来西亚、朝鲜等国均公开表达了对此事的担忧和不满。目前,澳大利亚获得核潜艇技术还很遥远,但三国集团很快就会成为人人喊打的小圈子。其最终作用估计非常有限。
最后看看“五眼联盟”,这其实是一个老组织了。它是由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组成的全球情报系统。其最初目的是为了对付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中国崛起后,主要针对中国。但近年来,新西兰开始对联盟超出情报共享范围的政治行动表示不满和反对。而且,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形成小圈子,将新西兰和加拿大排除在外,这显然是“五眼联盟”争端和裂痕的表现。再加上新西兰反对美国转让澳大利亚核潜艇技术的声明,禁止澳大利亚核潜艇进入其海域,这其实是一种委婉的反对,说明他们并不是铁板一块。
美国不断搞小圈子,恰恰证明美国与盟友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大。很多所谓的联盟并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如果北约成员国听从美国的安排,积极加入美国的“反华”战略,自然不用费力制造各种“反华”小集团。目前无论聚集多少个小圈子,都很难形成针对中国的合力,也吓不倒中国。这是中国的国力决定的。中国作为世界第二综合国力,与世界大多数国家有着密切的贸易关系。再加上中国日益强大的军事实力,有足够的能力维持中国的国际利益。在这样的背景下,其他国家很难不顾自身利益帮助美国遏制中国。毕竟像澳大利亚这样不顾自身利益想要拍美国马屁的家伙还是少数。
由此也可以看出,美国的“三板斧”是一种外强中干、无所作为的战术。只要中国坚定信心,立足自身发展,不断创新突破,就一定能够将美国的这些伎俩一一化解。当然,我们也要对美国这些小圈子保持一定的警惕,密切关注他们的动向,坚决予以反击。我们要让他们明白,西方国家想打压就打压、想合作就合作的态度是行不通的,因为中国人不接受这种态度。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news.x86android.com/articles/179543.html
- 转载请注明: zhiyongz 于 知识百科-X86安卓中文站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