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象声词(绘本里的“象声词”,究竟有什么用?)
什么是象声词
在很多绘本里都会反复出现如“砰、滴答、咕咚、丁冬”等这样的象声词,有的家长会觉得这些词没什么意义,可以忽略不计,就算跳过去也不影响故事情节。但其实不然,这些象声词大有用处呢。那么这些看似奇怪的词在绘本中究竟有什么作用呢?
增加阅读的乐趣
象声词相对于名词、动词、形容词等主要的词性被列入不那么“重要”的词,但是在儿童以听为主的阅读中,常常发挥重要作用,也方便我们把故事读得有声有色,增添阅读的兴趣。在给孩子读绘本的过程中,读到象声词时,例如描写动物或现象的声音,很多孩子会觉得很好玩,时不时也会模仿,然后哈哈大笑。例如在佐野洋子《绅士的雨伞》中,很多孩子会记住里面的词句:“下雨了,滴嗒嗒。下雨了,哗啦啦。”就像歌声一样,不但让孩子从内心里感觉到下雨的声音和节奏感,同时也增加了阅读的乐趣。
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在句子中恰到好处地运用象声词,能生动形象地表现事物的特点、人物的心情、动作的状态,使读者产生联想,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比如《我们去捉狗熊》,过草地的声音“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穿过森林“磕磕碰碰、磕磕碰碰”,走过烂泥地的“唧唧吱吱、唧唧吱吱”,这些“象声词”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让读者时刻感受到紧张的氛围。
再如,佩特·哈群斯的《晚安,猫头鹰》,里面集合了十多种森林小动物的叫声,俨然是一本森林小动物的声音交响曲。在静止的空间里,将动物们吵吵嚷嚷的热闹场面描绘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为读者营造出视听结合的立体感受。在这些绘本中,以象声词为主的简练文字成为了画面的补充和延伸,就像是画外音,让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推动整个故事发展
有的象声词是跟着故事情节走的,对于整本绘本的故事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小塞尔采蓝莓》中,小塞尔去蓝莓山上拿着小铁桶,恰到好处的把蓝莓放进铁桶的声音发挥的惟妙惟肖:放入第一个的声音为“啪咚”,第二个为“噼咚”,第三个为“嘭咚”。这三个象声词在整本书中出现了三次,一次是小塞尔刚开始采蓝莓的时候,一次是小塞尔发现自己跟错了熊妈妈的时候,最后一次是小塞尔的妈妈发现她的时候。细心的读者一定会发现,这三个象声词前后呼应,起到了隐性推动核心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当熊妈妈听见背后“啪咚”的响声有异样时,她立刻发现自己错把小塞尔当作自己的小熊宝宝了,后来熊妈妈也是寻着她所熟悉的“吧唧、吧唧、咕咚”的声响,找到了比尔。当小塞尔的妈妈到处寻找小塞尔时,她就是凭着“啪咚!噼咚!嘭咚!”这三声响顺利找到了还在大吃蓝莓的小塞尔,因为“她知道,什么会弄出这样的声音”。
亲子交流的密码
当家长给孩子们读象声词时,会发现孩子听得很认真,嘴里也会跟着念。甚至在平常的生活中,有时也会用到这样的象声词,有的还把它当成了一种与家长交流的“暗号”。例如,李奥尼的《西奥多和会说话的蘑菇》,蓝色蘑菇发出的声音——咯——噗,咯——噗,开始时,这只是单纯的声音。但听见山谷下成千上万的蓝色蘑菇在“咯——噗,咯——噗”的大合唱时,“咯——噗”也成了一个我们和孩子之间心领神会的撒谎代名词。
的确,声音是用图画无法描摹出来的,而小孩子又天生对声音特别敏感,如果能把象声词巧妙地运用在绘本故事之中,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推动核心情节发展或者凸显主要人物(或动植物)性格特征的画龙点睛作用。而少了这些声音,估计整本书就会黯然失色。
本报记者:刘雯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我们删除,感谢。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