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手机端

改革开放英雄人物事迹简介

zhiyongz 5个月前 (09-02) 阅读数 69 #生活百科

改革开放英雄人物事迹简介(改革先锋称号获得者杨善洲)(1)

改革开放英雄人物事迹简介(改革先锋称号获得者杨善洲)(2)

改革开放英雄人物事迹简介(改革先锋称号获得者杨善洲)(3)

12月18日,杨善洲故里的干部群众收看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电视直播。

12月18日上午,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发表重要讲话。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授予于敏等100名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同时向阿兰·梅里埃等10名国际友人颁授中国改革友谊奖章。

这一天,是一个载入历史的重要时刻,更是一个开启历史的重要节点。

这一天,对于彩云之南和保山市的各族干部群众来说,是一个激动人心、振奋人心的日子:不忘初心、奉献一生的退休干部楷模,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

这一天,在杨善洲故里保山市,从机关企事业单位到乡(镇、街道)、村(社区),从施甸县的布朗山寨到腾冲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国门新村,从保山市委机关到杨善洲老家的收听收看现场,当工作人员宣读到“不忘初心、奉献一生的退休干部楷模杨善洲”时,大家再次看到播放杨善洲的画面时,数以万计的党员干部不约而同起身为杨善洲老书记鼓掌致敬。这一刻,在施甸县姚关镇陡坡村大柳水杨善洲的老家,亲属们相互拥抱,喜极而泣……

从12月18日开始,杨善洲老书记鲜活的面容再次引起家乡人民的深切追思,他的感人事迹又一次浮现在保山市各族干部群众眼前。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杨善洲不忘初心、奉献一生的崇高精神,在保山大地再放光芒。

心在人民

利归天下

在20世纪70年代末,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改革像星星之火,短短几年就从局部地区扩展至全国。短短几年间,就解决了困扰多年的亿万农民的“吃饭”问题。

然而,保山在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改革初期,由于土壤贫瘠、耕作方式落后、农田水利设施薄弱,农业产量十分低下。“一人种三亩,三亩不够吃”成了改革开放初期保山的真实写照。

作为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我们是党的干部,如果老百姓饿肚子,我们就失职了!”

改革,因问题而倒逼。杨善洲亲自上阵,与地委班子带着全区各族群众,坚持每年冬春都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每天上阵的劳动力占到农村总劳力的60%以上。如今,保山五县(市、区)的坝子,到处河道畅通、沟渠纵横、田块整齐,无不凝聚着杨善洲当年的心血和汗水。

为引导群众改变传统种植模式,推广良种良法,杨善洲带头转变观念,先行先试,在施甸县水场乡种了半亩粳稻试验田,试验“三岔九垄”插秧法,使亩产提高了三四百斤。

在为官的32年里,杨善洲的身影总是出现在田间地头,亲自给群众示范推广。1978年至1981年,保山的水稻单产在全省一直排名第一。1980年,全国农业会议在保山召开,保山因此获得“滇西粮仓”的美誉,杨善洲则被人们亲切地称作“粮书记”。

“每次看到村民们在田间劳动,杨善洲老书记总是二话不说,卷起裤腿就下田,给群众做示范。”保山市隆阳区原北汉庄大队大队长刘绍解至今记忆犹新。

20世纪80年代初,作为改革开放初期的保山领导者、指挥长、拓荒者和建设者,杨善洲与广大干部群众并肩战斗,迎难而上,开启了一系列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使保山的工业、建筑业等从无到有快速发展。

杨善洲率先提出了加快全区小集镇建设步伐的思路,并亲自带队,调研总结了一批加快小集镇建设、发展“五小”乡镇企业等典型经验,广泛宣传他们的先进经验、先进事迹,为深化改革、搞活经营鸣锣开道,同时在贷款、税收和经营等方面,制定灵活的政策,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当时,保山涌现出新华肥皂厂、新华皮鞋厂等一批有影响力的企业,培育出‘保山工农肥皂’‘金龙面条’等多个知名品牌,也培育了大批建筑公司、‘万元户’等。”保山市委党校副调研员庄朝义回忆。

到1986年底,保山建成了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地方工业体系和一大批特色鲜明、经济活跃的小集镇。如今,当年发展较快的隆阳区板桥镇被列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

兑现承诺

播种绿色

冬至时节,位于施甸县的善洲林场山风急来,松涛阵阵。昔日5.6万亩荒山秃岭,如今早已变成了茫茫绿洲。历尽艰辛的杨善洲,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心愿:“绿了山冈,富了老乡。”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眼下,善洲林场的生态、社会效益已经显现。杨善洲精神教育基地管委会副主任周波介绍:“林场现在承担着3个乡镇11个村委会70个村民小组近3万人的饮水供给任务和两个糖厂的蔗区灌溉任务。”

施甸县姚关镇雷打树村紧邻善洲林场,在5.6万亩林海的覆盖下,享受着善洲林场带来的生态红利。村民们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积极发展林下重楼、龙胆草、续断等中草药种植,采集果松、野生食用菌。

“很多游客非常喜欢雷打树的骨头鲊、火腿、果松、蜂蜜等土特产品,最多的一天能销售火腿和骨头鲊50多公斤。”在杨善洲精神教育基地接待中心,负责雷打树村农特产品销售的村民李复香介绍。

让我们把时钟拨回到30年前。

1988年3月,杨善洲从保山地委退休后,为了兑现“帮家乡办点实事”和“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的诺言,他主动放弃到昆明安享晚年的机会,卷起铺盖一头扎进大亮山,带领大家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

杨善洲生前曾说:“山不绿,地瘦薄,这是山里的穷根子。”

“好个大亮山,半年雨水半年霜;前面烤着栗炭火,后面积起马牙霜。”在极度恶劣的环境中,杨善洲领着职工一边造林、一边建房,花了7000元修建起40间油毛毡房。

山里风大,雨多,潮湿,杨善洲在油毛毡房一住就是9年多。吃饭、办公的桌椅、床铺,大家因陋就简,就地解决。没有肥料,大家提着粪箕到村寨路上捡牛马猪粪作底肥。没有资金,杨善洲多次到省、市相关部门跑项目……终于,杨善洲带领林场职工和当地群众,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走进善洲林场,最让人震撼的是,30年前杨善洲从街上捡回来的果核,如今在杨善洲墓园北侧,已经成长为一大片繁茂的果园。

“当时没钱买苗木,怎么办呢,只好去街上捡果核。”在资金极其短缺的创业之初,捡果核育苗栽种成为杨善洲破解苗木困局的主要途径。每次回到城里,他就到马路上捡别人随意扔掉的果核,然后放到家里用麻袋装好,积少成多后,便用马驮到山上。

地委书记到大街上捡别人扔掉的果核,这在当时成为轰动保山的新闻。可是杨善洲不在乎,林场资金紧,省一个是一个。“可你是地委书记啊,在大街上捡别人吃剩的果核,大家会怎么想?”有人开导他。“那是他们的事,不花钱就能弄到种子,我觉得没有什么不好。”他说。

直到现在,原大亮山林场场长自学洪都还记得杨善洲初上大亮山时的情景。那时杨善洲老书记住在用树杈搭起的窝棚里,脚上穿着草鞋,俨然是一个放牧的老人。

善洲林场的老职工都记得,1999年11月,手提砍刀给树修枝时,杨善洲不幸踩着青苔滑倒,左腿粉碎性骨折,但半年后他又执意爬上了大亮山。从此,他再也离不开拐杖了。

2009年4月,杨善洲将价值3亿元的5.6万亩大亮山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移交给国家,并谢绝了当地政府的奖励。

有人曾问杨善洲,放着好日子不过,何必自讨苦吃?他说:“入党时我们都向党宣过誓,干革命要干到脚直眼闭,现在任务还没完成,我怎么能歇下来?如果说共产党人有职业病,这个病就是‘自讨苦吃’。”

“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骥伏枥,意气风发,他心向未来。清廉,自上任时起;奉献,直到最后一天。60年里的一切作为,就是为了不辜负人民的期望。”这是2011年度感动中国对杨善洲的颁奖词,也是杨善洲一生的写照,更是他留给保山大地、云岭大地的宝贵财富。他的善行义举深深感动了亿万中国人,成为全党全社会争相学习的榜样。

善洲精神

薪火相传

有一个名字,永远写在秋天里;有一种精神,持续传颂在保山大地上。杨善洲,以他名字命名的精神,成为一个不灭的火炬,一直烛照温润保山的各族儿女。

杨善洲去世8年多来,杨善洲精神须臾不曾离开保山各族干部群众的身边。

保山是杨善洲精神的发祥地。早在2010年9月,保山市委作出决定,号召全市党员干部向杨善洲同志学习,提出必须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行动、更优的成效,先学一步、深学一步,使保山的学习活动走在全国全省前列。

8年来,保山市始终坚持载体推动,不断把向杨善洲同志学习活动引向深入,推动保山跨越发展,取得了阶段性学习成果、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和制度成果。

2010年,保山市深入开展了“三查三看”教育活动,着力打造“改革创新、求真务实、勇于担当、公正廉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2011年,保山市深入开展了 “四比四促”活动,通过深交一个农民朋友、提供一条致富信息、包干一件利民实事,把杨善洲精神根植到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深处。

2012年,针对影响农村科学发展的难点问题、基层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群众生产生活的关键问题,保山市又进一步开展了感恩教育,实施农民收入倍增、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发展集体经济、绿化荒山、村庄建设行动的“一教育五行动”活动。

2014年,保山市以深化向杨善洲同志学习为重要载体,并将其作为一条红线贯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始终……

2018年,保山市在全市开展了“万名党员进党校 善洲故里先锋行”培训活动,全市各级党组织把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与传承弘扬杨善洲精神有机结合,使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受到了教育,心灵受到了洗礼,精神得到了提升。

为更好地缅怀杨善洲老书记、弘扬杨善洲精神,保山市委把大亮山林场更名为善洲林场,建设了杨善洲精神教育基地,并成立了杨善洲精神教育基地管委会。

目前,基地先后被命名为国家公务员特色实践教育基地、中央直属机关党校学员调研基地、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和全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等。

开展向杨善洲同志学习活动以来,杨善洲精神教育基地已累计接待全国考察学习培训2306批173万人次。同时,以杨善洲干部学院为圆心的“三点一线”干部教育环线已经初步形成,并成为全省干部教育培训的一张新名片。

8年多来,在杨善洲精神的感召下,保山一次次把学习杨善洲精神引向深入,并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在改革创新中实现跨越发展。

2017年,保山市在弘扬杨善洲精神、深化改革开放中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全市实现生产总值678.9亿元,增11%,增速连续3年全省第一;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881.8亿元,增长32.1%,增速全省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2.3亿元、支出238亿元,分别增8.4%、1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4.9亿元,增12.4%,增速全省第二;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0164元、10321元,增8.5%和9.5%。

眼下,杨善洲精神早已融入保山各族人民的精神血液与道德肌体,滋养着党员干部的心灵,成为保山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昂扬前行的不竭源泉。

不朽丰碑

激励后人

“父亲,今天我们来看你了,给你带来了改革先锋奖章和证书。父亲,请你放心,我们会好好珍藏奖章,并把它当成传家宝一样,让它与您的精神一起,一代一代传下去……”

12月23日,刚从北京代父亲参加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后回到家乡的杨慧琴和家人一起来到了善洲林场。

在杨善洲老书记的雕像前,老书记的家属和杨善洲干部学院的全体干部职工共同将喜讯告慰老书记,并向老书记铜像敬礼、献花,表达对杨善洲老书记的深切怀念和无限敬仰。

连日来,杨善洲的名字再次响彻中华大地,杨善洲精神在保山大地、云岭大地久久回荡。

“杨善洲就是信仰信念信心坚定者的典型、标本、标杆,也是我们努力做到信仰信念信心坚定者的榜样。”保山市委书记赵德光认为,杨善洲是一生坚定信仰信念信心的光辉榜样,是一生始终为民为公为党的光辉榜样,是一生勇于改革创新担当的光辉榜样,是一生坚守清心清廉清正的光辉榜样。

保山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杨光银表示,保山市将全面掀起向杨善洲同志学习新高潮,进一步挖掘杨善洲先进事迹,组织各级党组织深入学习、研讨、宣讲改革先锋杨善洲的崇高精神,使广大党员干部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立足岗位、争当先锋。

“作为保山人,杨善洲老书记荣获改革先锋称号,感到很自豪和光荣。”杨善洲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李亚林表示,下一步,学院将加大课题开发,加大培训力度,发挥阵地作用,进一步扩大杨善洲精神的影响力。

杨善洲的大女儿杨会菊说:“父亲经常教育我们,要想过上好日子,要靠自己这双手,凭自己的努力,打铁要靠本身,要自力更生,我们要把他的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

“从杨善洲身上看到了一代代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从而坚定了人们对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表示,要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确保各项重大改革举措落到实处。

施甸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木老元乡党委书记王冰凌说,要让杨善洲精神留在心底“一辈子”,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精神的丰碑,永远的传承。杨善洲精神是不朽的精神丰碑,是改革开放的前进动力,杨善洲精神在保山大地永放光芒!(贾云巍 李建国)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我们删除,感谢。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