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朵随笔】拉祜族的民居(新编视频版 ·老达保的拉祜歌 · 拉祜族歌舞欣赏)
提示:点击上方”朵朵随笔”↑可关注我
中国拉祜族的传统民居(摄 影 谭 春)
老达保的拉祜歌欣赏(视频提供 李雪琴)老达保寨是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一个拉祜族山寨,全寨四百多人,就有两百多人会弹吉他,而他们都没有学过音乐。据说是一位喜欢音乐的老人,用一把旧吉他教会了寨子里的人弹吉他。现在,老达保寨有自己的吉他队,他们走出了山寨,走上了中央电视台。老达保成为了一个独具特色的“音乐小镇”,寨子里的拉祜人用音乐传承了本民族的文化,他们也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拉祜族歌舞欣赏(视频提供 李雪琴)
拉祜族歌舞欣赏(视频提供 李德学)
写在前面的话
此篇微信曾编发过文字版,拉祜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苦难和忧伤都能用歌声来表达),音乐和舞蹈贯穿了整个民族发展的历史。为了让朋友们分享丰富多彩的拉祜族传统文化,“朵朵随笔”将在一些微信中(拉祜族民俗文化·文字版)配发拉祜族的民族音乐作品和民间舞蹈(来自中国、缅甸、泰国等国拉祜族歌曲和舞蹈欣赏)。
拉祜族的民居是拉祜族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从民居的结构到寨子的取名,都带着浓郁的地域色彩,带着拉祜族的民族特色。拉祜族山寨一般建在山头上,选寨址的时候,都要考虑到是不是通风、利水、阳光好不好。拉祜人说寨子的地点选好了,人就会少生病;要是选不好地点,寨子人就会遭殃。所以,每一个寨子在选建寨子的地点时是很慎重的。
随着时代的变迁,拉祜族的传统民居的样式也有所改变,很多地方的拉祜族同胞都盖起了瓦房,日子越来越好。
中国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拉祜族寨子一景(摄 影 谭 春)
中国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老达保寨子的演出舞台(摄影 谭春)
图片提供 李德学
图片提供 李德学
拉祜族的民居
拉祜族的民居是拉祜族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从民居的结构到寨子的取名,都带着浓郁的地域色彩,带着拉祜族的民族特色。
拉祜族山寨一般建在山头上,选寨址的时候,都要考虑到是不是通风、利水、阳光好不好。拉祜人说寨子的地点选好了,人就会少生病;要是选不好地点,寨子人就会遭殃。所以,每一个寨子在选建寨子的地点时是很慎重的。
拉祜族的房屋建筑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杆栏式的掌楼,墙体用竹笆围成,楼上住人,楼下关家畜、堆放杂物,楼梯用一根木头砍出一些台阶而成,因为是“独木楼梯”,上下要有一定的“技术”才行(有的地方也使用一般的木楼梯)。另一种是落地式的杈杈房,这种房子的房檐较低,一般人要弯着腰才可以进去。
摄影 谭春
中国拉祜族的传统民居(图片提供 李文华)
泰国清迈的拉祜族传统民居(图片提供 李德学)
泰国清迈的拉祜族传统民居(图片提供 李德学)
泰国清迈的拉祜族传统民居(图片提供 李德学)
拉祜族的寨子一般选在靠近水源的山岗,村落四周要有树林、草木,村寨四周要栽茨藤,还要围上一道竹篱笆,作为寨墙,有的寨子也有不围篱笆墙的。远远望去,拉祜族寨子就像映影在树林中,特别美丽。
每个寨子开两到三个大门,如离水源近的寨子,还要用竹槽把水源引入寨内,方便寨子的人取水饮用。寨子中心一般有一个广场(又叫跳舞场),寨子规模小至几户,大到百余户,最普遍的是十五至三十户。
摄 影 谭 春
摄 影 谭 春
泰国清迈的拉祜族现代民居(图片提供 李德学)
泰国清迈的拉祜族现代民居(图片提供 李德学)
泰国清迈的拉祜族现代民居(图片提供 李德学)
拉祜族的寨子命名有多种方法:一种是用人的名字命名,这个人有的是最初开辟寨子的人;有的是这个寨子的头人。用人名命名的寨子,如果被命名的人去世了,但寨子的名字会一直沿用下去。
另外一种用地形、山形或树木命名的。比如建寨子的地方石头多,这个寨子就会叫石头寨。有的寨子是用动物的名字命名,如松鼠寨等。
摄 影 谭 春
摄 影 谭 春
摄 影 谭 春
有个别的寨子会用傣语命名寨名,因为在拉祜山,各民族是杂居的,都是一个和谐的大家庭,有的地方是傣族居住过,原来已经有了傣族的地名,拉祜族到哪里建寨子之后,就沿用了原来傣族人用过的名字作为寨子的名字。
还有的拉祜族寨子是从老的寨子搬迁过来的,新建的寨子也沿用了老寨子的名字,所以,拉祜山会同时有几个相同名字的寨子,都是移植的地名。
随着时代的变迁,拉祜族的传统民居的样式也有所改变,很多地方的拉祜族同胞都盖起了瓦房,日子越来越好。
摄 影 谭 春
摄 影 谭 春
本文素材大部分来源于《拉祜族简史》送审稿
此篇微信曾编发过文字版,拉祜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苦难和忧伤都能用歌声来表达),音乐和舞蹈贯穿了整个民族发展的历史。为了让朋友们分享丰富多彩的拉祜族传统文化,“朵朵随笔”将在一些微信中(拉祜族民俗文化·文字版)配发拉祜族的民族音乐作品和民间舞蹈(来自中国、缅甸、泰国等国的拉祜族歌曲和舞蹈欣赏)。
重要信息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阅读“朵朵随笔”的文章,此篇微信使用了“超链接”功能。以后,在每一篇新发布的微信后面都会同时滚动推荐几篇“朵朵随笔”的热门文章与朋友们分享,请多关注。
特别说明:为了更好地宣传民族的文化,如有其他公众号要转载“朵朵随笔”的文章,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朵朵随笔”公众号和出处。
温馨提示: 请多关注“朵朵随笔”
请多关注“ 拉祜族文化网”
(网址:www.lahuzu56.com)
微信是朵玫瑰花,多谢关注多谢转发。
作者简介:娜朵,拉祜族,在中缅边境一个叫孟连的小县城长大,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曾任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成了拉祜族的第一位作家。16岁开始发表作品,出版了11部书、2部个人艺术作品集(上卷·水墨作品,下卷·手机摄影作品)和4张个人原创民族音乐专辑(由娜朵作词、作曲),用六种语言(拉祜语、傣语、哈尼语、佤语、云南方言、普通话)演唱,发表文学作品300多万字。多部中短篇小说被收录于中国作家协会选编的《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第三批卷本(国家卷),作品曾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政府最高奖“骏马奖”,多部作品被云南民族大学作为本科教学内容;出版的短篇小说集《绿梦》填补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没有拉祜族作家文学的空白并被载入了文学史;个人小传被作为词条收入《中国少数民族大词典·拉祜族卷》《中国作家词典》,并被国家民委主办的《民族团结》杂志作为“中国少数民族英才”进行介绍。后来,因为命运的使然,作为“特殊人才”引进,从遥远的边疆调入广州工作;尽管经历非常简单,却不乏传奇色彩,曾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应邀出国访问;连续三年(2015年、2016年、2017年)获广东省音乐家协会颁发的“广东省优秀音乐家奖”。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广州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作家。
娜朵主要著作:(1)报告文学集《民族·热土》(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2)中短篇小说集《绿梦》(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此书填补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没有拉祜族作家文学的空白并被载入了文学史,收录的短篇小说《蕨蕨草》荣获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政府最高奖“骏马奖”(新人新作奖);(3)民间文学集《拉祜族民间文学集》(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4)中篇小说集《疯兰》(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5)纪实文学集《边地民族花》(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6)纪实文学集《绿满拉祜山》(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7)中国第一部拉祜族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母枪》(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此书作为中国当代中国少数民族作家经典作品推出;(8)长篇小说《麻石街的女人》(花城出版社2006年版);(9)个人演唱专辑《拉祜情声——心灵的歌谣》(广东音像出版社2009年版);(10)长篇小说《骑楼里的女人》(云南民族出版社2011年版);(11)原创民族音乐专辑《妈妈背上的歌——拉祜山歌谣》民族语版,由娜朵作词、作曲、用五种语言(拉祜语、傣语、佤语、哈尼语、云南方言)演唱。(广东音像出版社2014年版);(12)原创民族音乐专辑《麻栗花——遥远的歌谣》普通话版,由娜朵作词、作曲、演唱。(广东音像出版社2014年版);(13)原创民族音乐专辑《拉祜山的传说——古老的歌谣》器乐演奏版,由娜朵作曲、配诗,著名国乐演奏家谭炎健教授倾情演绎。(广东音像出版社2014年版);(14)散文集《秋过乌蒙山——娜朵手记》(云南民族出版社2015年版);(15)长篇童话《边地丛林密码》(云南民族出版社2015年版);(16)娜朵艺术作品集(上卷·水墨作品《朵朵画语》·云南民族出版社2017年版)(17)娜朵艺术作品集(下卷·手机摄影作品《角落的倩影》·云南民族出版社2017年版)(18)原创民族音乐专辑(情歌专辑器乐版)《边寨恋歌——悠悠的歌谣》(广东音像出版社2017年版)。
微信是朵玫瑰花,多谢关注多谢转发。
长按二维码 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拉祜族文化网
推荐【朵朵随笔】的热门文章
【朵朵随笔】我的民族——拉祜族(新编视频版· 拉祜族歌舞欣赏)
【朵朵随笔】拉祜族古老的通讯方式(视频版· 拉祜族歌曲欣赏)
【朵朵随笔】拉祜族的季节与节令(新编视频版 · 拉祜族歌舞欣赏)
【朵朵随笔】拉祜族的传统历法(新编视频版· 拉祜族歌舞欣赏)
【朵朵随笔】拉祜族的语言和文字(语音 · 视频版 ·拉祜文字母歌)
【朵朵随笔】国外的拉祜族和他们的民居(拉祜族歌舞欣赏)
【朵朵随笔】拉祜族的民居(文字版)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我们删除,感谢。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