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父是什么意思
义父一词通常指的是认作干爹,与养父的概念不同。下面我们来详细解释一下义父是什么意思。
古代义父的含义
在古代,义父又称为干爹。从南北朝时期开始,“义父子”这一现象逐渐出现。干爹一词中的“干”意味着没有血缘或婚姻关系,通过某种仪式来确认这种亲属关系。通过拜认义父和义母,人们在全国流行起了一种保育习俗,称之为“拜干亲”。
古代著名干爹的例子
沿着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回溯,最早的干爹可能要数周文王。他的第一个儿子是伯邑考,第二个儿子则是后来的周武王姬发。从第99个儿子开始,都是亲生儿子,而第100个儿子则是一个干儿子,名为雷震子。据说他长着一副雷公的面容,并且有翅膀,手持一根铁棍来打击妖怪。
现代对义父的称呼
亲自拜认男性长辈为父亲的人就是义父,也可以视为干爹。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义父这一称呼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如今,北方地区更常用“干爹”来称呼义父。养父有着抚养之恩,而义父则是通过拜认关系获得的。在法律上,民间常用”养子女”来称呼被收养的孩子,而养育方则被称为养父。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news.x86android.com/articles/274629.html
- 转载请注明: zhiyongz 于 知识百科-X86安卓中文站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