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手机端

清军是如何通过李自成和吴三桂入关的(吴三桂与清军夹击李自成的战役是什么)

zhiyongz 1个月前 (12-02) 阅读数 29 #生活百科

网友提问:

李自成为什么要在清军作壁上观的情况下与吴三桂进行决战?

优质回答:

首先一点是,现在对李自成军的第一手资料几乎没有。李自成败的太快,建州又人为的消除李自成的影响,许多文字资料都毁掉了。我们并不知道李自成在四月十三日出征前到底是一个什么态度。

可以猜测,李自成对关外建州的威胁完全视而不见。他盲目的认为建州和明朝是死对头,现在明朝没了,建州的威胁也没了。

所以李自成只派了唐通带了几千人去山海关换防。如果他正面建州的威胁的话,此时至少应该派个老营的人带上万的兵马去接收。或者在已知吴三桂反了之后要留下相应的预防措施。

其他网友观点

在李自成进北京后,他和他的手下就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他们没有意识到当时他们并没有统一天下,而且东北的女真人正虎视眈眈的关注着关内的局势发展。

缺乏大局观,只顾眼前的蝇头小利,这也许就是农民起义不能成功的原因吧。

李自成的义军进了北京就不能称之为“义军”了,人人只顾烧杀抢掠。享受“胜利果实”,上至李自成,下至普通士兵,只顾敛财享受,根本就没有了战斗力。

而当时的吴三桂,在看到大明王朝灭亡的事实下,何去何从?自己效忠的主子没有了,又不能投降多年的死敌女真人,唯一的出路就是归顺李自成的义军。当他带着自己的队伍开往北京准备归顺,走到今天的唐山地界,听说他的父亲被李自成抓起来时,他还有点不信,再往前走,又传来消息,他的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手下大将刘宗敏霸占。“杀父之仇、夺妻之恨”这种奇耻大辱,是可忍孰不可忍。

“冲冠一怒为红颜”,吴三桂在万般无奈之下,毅然带兵返回山海关,与李自成势不两立。

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李自成天真的认为吴三桂不堪一击,带着十万大军开赴山海关打算轻而易举消灭吴三桂。但他没想到,他的军队本身就是农民,打打腐朽的明朝军队还可以,但自从享受了“胜利果实”后,谁还愿意去卖命呢?

所以,当这十万乌合之众对阵身经百战的关宁铁骑的时候,战斗力的高下立刻就显现出来了,虽然人数比吴三桂多的多,但始终无法取胜。关键时刻,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把李自成打了个措手不及,狼狈逃回北京。

李自成可以说是典型的把一手好牌打成了烂牌。

其他网友观点

李自成攻入北京的时候,大明在北方的主要军事力量包括的山西的姜襄、宣化的唐通,都已经投降李自成的大顺军,而宁远总兵吴三桂也接受了李自成的招降,只不过在去北京的路上听到大顺军抓了他的父亲吴襄、掳了爱妾陈圆圆,认为李自成不是真正重视他,才冲冠一怒为红颜,翻身回到山海关,并袭取了山海关。

由于吴三桂是近在咫尺的敌对力量,而且颇有战力,李自成为了在北方站稳脚跟,必须要先解决吴三桂。于是,李自成两手准备,一边继续招降吴三桂,一边准备讨伐吴三桂。但李自成与吴三桂决战,有没有考虑关外的清军会参战这个因素呢?

首先,李自成并没有把吴三桂很放在眼里,认为吴三桂军“可靴尖踢倒耳!的确,李自成手下精兵20余万,刚刚拿下北京,士气正旺,再加上新归降的明军,急于表现。而吴三桂手下只有2、3万人,而且刚刚放弃宁远,带着20余万军民到山海关,立足未稳,双方实力差距悬殊。

李自成对吴三桂与关外多尔衮联合也缺乏判断,认为双方长久仇杀,肯定不会来救,而且路程远,即使救也来不及,“北兵与吴三桂“久相仇杀,必不相救,即或来救,北兵驻满洲,衣粮马匹器械,尚需顿而来,旷日累月”。

而吴三桂据守山海关,自知李自成必定很快来攻,于是加紧备战,大量招募人员协助守城。同时派亲信去游说多尔衮的清军,希望借兵助剿,共同抗击李自成的大顺军。还拍了数名乡绅,去迎接李自成,延缓李自成大军的步伐。

多尔衮很好的抓住了这个机会,带领6万八旗精兵直抵山海关10里处,待价而沽。毫无退路的吴三桂只好硬着头皮迎战李自成的大军。双方交战的第二天,吴三桂的军队已经岌岌可危,吴三桂旦夕要败。危急时分,吴三桂亲率亲兵到多尔衮的营寨中求援,多尔衮趁机逼迫吴三桂剃发降清。于是多尔衮的清军加入战局,很快扭转了局面。

接下来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李自成战败,退回北京,匆忙称帝后撤退。而清军入关后并没有撤走,而是堂而皇之的做起了主人。吴三桂只好继续卖命,一路追杀李自成,最后一直打到云南成为了平西王。

其他网友观点

1644年,李自成骤然突入河北,逼临京师。3月14日,崇祯下令,封辽东总兵吴三桂为平西伯,令率兵进京勤王,18日,崇祯吊死煤山。

吴三桂率军5万来援,16日抵达山海关抵达,20日行至丰润,突闻李自成破北京,崇祯帝自缢而亡,遂掉转马头,回驻山海关,再做考量。

吴三桂返回山海关后,李自成多次派人对其进行赏赐,让其父吴襄及其他降将写信劝降,并封其为平西侯;吴三桂决意投降李自成,遂将山海关交给李自成派来的降将唐通,自己率军进京入见李自成,书载“所部之众西行赴降”。   

行至路上,吴三桂惊闻其父吴襄被拷打,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阵营的二号人物刘宗敏霸占,于是“冲冠一怒为红颜”,回师袭关,再占山海关,并围攻唐通,吴三桂大发檄文,遍布京师周围,”约士民缟素复仇“。此时吴三桂已经重新拾起为崇祯报仇的大旗,誓与大顺为敌了。   到此时,李自成才感到事情的严重,但是,已经晚了。4月13日,李自成率军亲征吴三桂。

  此时多尔衮早已听说大明京师陷落,崇祯自缢,于是在洪承畴的建议下,快马疾风,铁骑奔驰南下,开往边关。路上接到吴三桂来信,多尔衮更加心花怒放,让吴三桂探听山海关局势,待吴三桂书信再至,多尔衮率军连夜南下,驰援山海,清兵连续强行军,从4月9日出发,最终于4月21日晚抵达山海关外。

而李自成军在21日就已经抵达山海关,与吴三桂交战,石河之战爆发,战况十分激烈,吴三桂一部被迫投降,余下各军也伤亡极大。探知大顺军战斗力强悍,不易对付后,多尔衮决定慎重出兵。   

22日,吴三桂军与李自成军再次交战,多尔衮按兵不动,率清军在远方欢喜岭观战。

也就是说,吴三桂和李自成交战之前清兵还没有“作壁上观”是在交战之中赶到后才观战的,且吴三桂和李自成交战是因为其父亲被李自成的手打拷打、妻子陈圆圆被抓走才誓死要反李自成的,不然都降了李自成了。

其他网友观点

李自成错误的认为,只要带去六万人就可以一举消灭吴三桂,甚至是“吓降”吴三桂,李自成根本就不了解吴三桂,作为辽东将门之后,当然深知权谋之道,就是与清军杀的你死我活,还要“做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而且吴三桂还通过祖大寿和皇太极取得联系,皇太极甚至亲自写信给吴三桂,反正话里话外缠绵之意,都够让人误以为是情书了!

所以,对于李自成急于攻打吴三桂,我认为完全脑子进水了,根本没有思考当时的局势。

自成的军队绝对是一个不能再杂的杂牌军了,有本身的农民军,有投降的明军,还有一些虚报的(军队),总之,估计李自成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人马,所以,李自成最先应该搞的,就是整明白自己的战斗力,因为部队不是一点点打出来的,知道自己几斤几两,都是投降过来或者抓来的壮丁,很多人都没打过仗。

大顺政权在西安也是刚立,根本就没有一套组织机构,还是一套土匪组织,什么大当家的二当家的,就能管理了那么大地方,而且大部分人都没有文化,这一点朱元璋做的就比较好,朱元璋也是农民起义出身,但是朱元璋通过自身的学习与努力把自己变成了地主阶级,并且招募那些有文化有领导才能的人到队伍中来,因此,当朱元璋成功夺得天下时,性质早就不是农民起义了。

无论如何,李自成都不应该率主力与吴三桂决战

对于吴三桂,吴三桂的想法就是封他为王,让他武装格局山海关,成为大顺政权与清军的缓冲地带(其实,吴三桂心里就是这样的想法,就是要武装割据,当李自成率军来打吴三桂的时候,吴三桂对李自成的评价肯定是两个字母:SB)

其实,李自成攻下北京消息传到沈阳的时候,沈阳已经平安完成政权的过度,多尔衮实际获得了清军最高的权力,所以,这个时候,即使是转移内部矛盾,也要到北京烧杀掠夺一番,因此,在李自成赶到山海关的时候,清军几乎是同时到达,这样的情况下,吴三桂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方案,就是邀清军入关,共同打李自成。

李自成与多尔衮几乎同时到达山海关

就当时的清军而言,实力可以说在当时的亚洲根本没有敌手,就是李自成的农民军与吴三桂兵合一处都不是多尔衮的对手,何况一堆冒牌军(农民军)和手下败将(关宁军)组成的乌合之众。

其他网友观点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我们删除,感谢。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