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和编曲有什么区别?
1、创作基础不同:
编曲者在进行旋律创作的时候,有时是根据以往脑海里储存的旋律素材进行整合拼接创作出旋律,有时候是拿一首喜欢的伴奏改编出其它的旋律,基本和声走向是不变的。
作曲,是在完成音乐内容的创作,单纯的一条旋律决定不了音乐想要表达的内容。包括旋律(若有明显旋律)和打击乐(若有打击乐)在内的音乐整体音响效果。
2、职责不同
作曲:负责为音i乐进行旋律创作,包括一首歌曲当中的乐器弹奏的旋律和人声吟唱的旋律。
编曲:负责为歌手在创作歌词,大多数作词环节是在紧接着作曲的,作词人创作的歌词需配合歌曲的节奏、意境、控制好歌词的字数。
1、编曲与作曲的区别在于写不写主题。写了主题的就叫做作曲,不写主题音乐的就叫编曲。2、编曲与编配的区别在于写不写织体。编配=编曲+配器,编曲就是把单声部音乐多声部化,把简单主题的结构复杂化,配器就是把已经有的键盘织体乐队化,所以现在的编曲都是根据某种乐队的编制来进行的,基本上等于编配。3、编曲对于作曲的作用是很大的。很多准备编曲的歌曲,拿来后一看就只是一个单乐段或双乐段的主题,完全就是一个毛胚这就需要进行很深刻的加工。
4、首先要对歌曲进行一番精确检查
(1)看看有没有记谱错误。很多业余作家的记谱技术并不好,记谱中会出现大量常识性错误,例如、用错拍子、调式不明确、前后风格不统一等等,这都需要一一矫正。
(2)再看看音域是否超出正常,或音域十分狭窄,并根据歌手的技能调整音域,如果音域过于狭窄,可以通过整体移调来扩大音域。
(3)再看看结构是否能够符合歌曲的要求。歌曲的结构样式也非常多,通常都带有各种反复,例如:ABAB,AABB,ABABA,ABABB,ABBBA,可根据情况设计新的结构类型。5、编曲时应注意的地方
(1)配和声的技巧。目前三种和声体系并存混合的状态十分普遍,即古典传统和声学,爵士和声学,民族和声学。笔者的经验是,传统和声学是功能性和声,离掉和弦的用法都是在这个体系中;爵士和声学主要体现在和弦的色彩性与和声的节奏两个方面;民族和声学主要体现出中国音乐的音响风格上。
(2)配写副旋律。在多声部音乐中,配写副旋律是非常常用的一个技术,各种复调技术就成为一种必须掌握的学问,而复调的教学这个方面在全国的音乐类专业院校都不是很普及,其他学校就更别说了,所以朋友们可以多看看关于巴赫音乐的作品分析就能了解到很多复调知识。
(3)矫正主题音乐的缺陷。在编曲中基本上都是用的器乐性思维,器乐思维相对于声乐思维更加纵深,对于节奏、织体、调性、旋律、力度、速度、等音乐要素的运用更加综合,例如:如果音乐乐句过于方整,那就需要增加非方正性的句子以打破这种死板;如果音乐的起落音乐过于简单,那就要在和声的配置上增加意外和声的运用,以打破这种常见套路说带来的僵化;如果音乐的节奏过于规整,那就要在织体上增加切分等非常规节奏型以打破节奏方面的刻板,等等,所以编曲必须要在矫正主题音乐的错误之后在开始增加光彩。
(4)通过编曲给音乐增加光彩是必须的事,但如何增加却是很难的,一个好的编曲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例如:精美的和弦配置,通过一些特色和弦或特殊的和弦进行,以及转调离调等增加了音响的个性因素,还可以通过引子、间奏、尾声这些地方加入一些华彩,这些地方往往是编曲者自己独立创作的地方,也是展示编曲者才华的好地方。6、编曲与乐队的配置关系紧密。编曲者通常都是对某种乐队编制比较熟悉,但目前乐队的编制都是混合编制的,这就需要编曲者要熟悉各种乐队编制,了解各种乐队编制的原理,以及各种乐器的搭配组合原理,只要明白这些道理,任何乐器都是可以互相搭配的!由于时间因素,缺少了对经典编曲作品的精确分析,谢谢支持!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news.x86android.com/articles/299315.html
- 转载请注明: zhiyongz 于 知识百科-X86安卓中文站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