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胜利日纪念日
历史虽然属于过去
但同样可以昭示未来
落后就要挨打
国家富强
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历史一次次向世人证明
这一铁律
▲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军投降仪式在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
73年前的9月2日
日本政府签署投降文件
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
反法西斯力量的最终胜利
2014年2月
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
以立法形式确立9月3日为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2015年9月3日
国家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
解放军官兵向世界展示
威武雄壮的形象
那次的大阅兵
全称是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
这一天
对中华民族尤其刻骨铭心
△抗战胜利纪念日 :以国之名,向胜利致敬!(国防在线客户端 作者:庞云豪 赵松岩 郑欣宇)
忘却是最大的背叛
忘却是最大的危险
忘却是最大的耻辱
1931—1945年间
日本法西斯给中华民族
带来的惨绝人寰的灾难
我们永远不能忘记
我们永远不能忘记
南京大屠杀30多万冤魂亡灵
▽
我们永远不能忘记
日本侵略者臭名昭著的731部队
组织的细菌战
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伤害
▽
我们永远不能忘记
众多慰安妇遭受的身心屈辱
▽
我们永远不能忘记
华人劳工在日本遭受的非人待遇
▽
我们永远不能忘记
半壁河山残留的枪伤弹痕
▽
我们永远不能忘记
3500多万抗日军民的伤亡代价
▽
所有的这些
都在向人们诉说着
那个历史悲剧
那场人类浩劫
▽
穿越73年时空
历史历历在目
▽
1937年7月7日
▲日本军队炮轰卢沟桥、宛平城。
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郊卢沟桥附近制造了“七七”卢沟桥事变。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国全国性抗战的起点。
1945年8月14日
▲1945年8月14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诏书。
日本照会中、苏、美、英四国,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终战诏书”形式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
1945年8月21日
湘黔交界处的芷江城里,日本投降代表、驻华日军副参谋长今井武夫前来与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及美军有关人员举行洽降会谈。
▲1945年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在投降书上签字。
▲徐永昌将军代表中国政府签署接受日本投降的文件。
1945年9月2日
日本代表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中、美、英、苏等9国代表相继签字,接受日本投降。至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落下帷幕。
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地认识和平的珍贵。也许,有读者会问,日本天皇是8月15日就发表的投降书,怎么把9月3日定为胜利纪念日了?那么强军哥告诉你,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就发表了投降昭书,9月2日参加对日作战的同盟国代表接受日本投降签字仪式,才在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美军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中、美、英、苏等9国代表相继签字。至此,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落下帷幕。1951年8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出由周恩来总理签署的通告,确定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为9月3日。
纪念抗战胜利,谴责侵略者的残暴,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唤起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这73年,我们深知和平之可贵。这73年,伟大的抗战精神,像一尊火炬,照亮民族复兴征途。这73年,我们让世界看到了,今日之寰宇早已不是法西斯横行的时代,今日之中国早已不是那个积贫积弱的中国。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近代以来反侵略历史上第一次全面胜利。然而,虽然今天和平的阳光普照大地,但战争的阴霾仍然存在——日本军国主义正在复活,一些政治组织和政治人物逆潮流而动,公然篡改历史事实、践踏人类良知、破坏国际秩序,尤其在涉及中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东海和钓鱼岛问题上采取挑衅性举动。他们还挑拨我与邻国的关系,在南海问题上对我指手画脚。这一切,都让人愤怒和警惕。
对抗战胜利最好的纪念,是绝不让历史悲剧重演。但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要用枪杆子维护、用胜利发言的。伟大的抗日战争带给我们一个血火的启迪:落后就要挨打,强军才能安邦。维护国家统一、维护领土完整、维护发展利益,我们不怕战争。
我们不怕鬼不信邪。新时期中国军人对祖国、对人民早已做出了这样的如山承诺:我们绝对有能力不再让战火在我们家园燃烧,决不让老祖宗留下的疆土有半寸丢失,决不让国家发展进程被打断。
一切胆敢觊觎我们国土的行为
一切胆敢侵略我们国家的行为
解放军必将给予这样的回应
↓↓↓
国强,才能民富;军强,才能国泰。
今天的中国军队,统帅有方,将士一心,改革强军荡气回肠。
今天的中国军队,号令严明,甲胄齐整,随时准备奔赴战场。
今天的中国军队,不惧摔打,枕戈待旦,朝夕守护国土海疆。
请祖国和人民放心
有这支强大的军队
历史的悲剧绝不会重演
来源:人民陆军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我们删除,感谢。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