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传染性腹水
鲤鱼传染性腹水病又称鲤春病毒血症,属于弹状病毒科水泡病毒属。它是由鲤鱼弹状病毒引起的鲤科急性出血性传染病。其特点是全身出血和腹水,起病急,死亡率高。该病流行于欧洲和亚洲,是鱼港检疫的第一类检疫对象。主要危害1岁以上的成年鲤鱼,以种鲤最为严重。 OIE将其列为需要向OIE申报的疾病。第二类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一、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一、传染源
该病的传染源为病鱼、死鱼和带毒鱼。
2、传播途径
主要经水传播,病毒可经鳃、肠侵入。
可能发生垂直传播,或通过一些水生吸血寄生虫(鱼、尺蠖、水蛭等)的机械传播。
病鱼和毒鱼通过粪便排毒,尿液、精液和鱼卵中也含有病毒。
二、感染对象
1、该病主要侵染鲤鱼,尤其是1岁以上的鲤鱼。鲢鱼、鳙鱼、鲫鱼、鲶鱼也可感染。
2、还可引起虹鳟鱼、草鱼、狗鱼等人为感染。
三、预防方法
1、投喂聚乙烯唑酮碘(PVP)可降低死亡率。
2、严格检疫,要求水源地、引进养殖的鱼卵、鱼体无病毒。
3、发现病鱼或疑似病鱼必须销毁,对养鱼设施进行消毒。
由于该病主要流行于每年春季(发病水温为13-20),一旦水温超过22即不再发病,因此鲤春病毒血症也由此得名。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