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手机端

名画骷髅之舞的作者是谁 名画骷髅之舞的作者是

zhiyongz 6分钟前 阅读数 11 #生活百科

名画骷髅之舞的作者?

15世纪,艺术中出现了一个不祥的题材:骷髅之舞(danse macabre),或被称作“死亡之舞”。其中最著名的,要数伯恩特·诺特科(Bernt Notke)为德国吕贝克市圣玛丽教堂画的壁画饰带了。画面表现了24个人物,教皇、国王、骑士、农民和穿着衣服的骷髅手拉着手,被一个吹笛骷髅引领着,欢愉地向前行进。可惜的是,这幅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摧毁了。

延伸阅读

音程中的三全音程是什么音程呢?

三全音是音程增四度减五度,这两个音程都包含三个全音,音数为3,是近距离的不协和音程。三全音音程的声响特性极度的不安定、诡异。音乐之父巴赫用魔鬼、地狱、痛苦、销魂等来形容,因此三全音又被称为“魔鬼音程”。

几个世纪以来大多数作曲家都尽量避免使用这一音程。在古典乐中,三全音的确比较少见,但是并不代表被禁用。比如在卡米尔·圣桑的《骷髅之舞》(又称《死神之舞》)中,小提琴独奏大量使用三全音,营造出诡异、恐怖的气氛。除了《骷髅之舞》外,伦纳德·伯恩斯坦的《西区故事》中也有三全音出现。

标题动物狂欢节的第1部分在描写什么?

动物狂欢节》圣-桑曾于1886年,先后到布拉格与维也纳进行旅行演奏,途中在奥地利休息了几天。就在这些日子里,他应巴黎好友的请求,写作了一部别出心裁、谐趣横生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在《动物狂欢节》中,作者以生动的手法,描写动物们在热闹的节日行列中,各种滑稽有趣的情形。整部组曲由下面十四曲组成:(一)序奏及狮王的行进;(二)公鸡和母鸡;(三)野马;(四)乌龟;(五)大象;(六)袋鼠,(七)水族馆;(八)长耳人;(九)林中杜鹃;(十)大鸟笼;(十一)钢琴家;(十二)化石;(十三)天鹅;(十四)终曲。其中只有《天鹅》一曲是在作者生前发表的。   1、序奏和狮王的进行曲:由双钢琴的序奏开始,出现雄伟庄严的进行曲,表示狮子的登场;这只万兽之王,迈著堂皇的步伐,带领看动物们的行列。   2、公鸡和母鸡:母鸡用单簧管表示,公鸡则以最高音的钢琴表达。   3、野驴:由钢琴飞驰般的演奏,描写在辽阔的草原上,奔跑追逐的野驴。   4、乌龟:这一段音乐是取用作曲家奥芬巴哈的「天堂与地狱」序曲中的一段,活泼快速的康康舞旋律;在此曲中,慢吞吞地演奏出来,跟前段恰成鲜明的对比。   5、大象:在钢琴的圆舞曲节奏后,低音提琴奏出白辽士所作「浮士德的天谴」中,妖精之舞的旋律以及孟德尔颂「仲夏夜之梦」   中的诙谐曲。这些轻快的音乐,圣桑却将它拿来描写大象笨拙的步伐,与滑稽可笑的舞步。   6、袋鼠:袋鼠以长而健的后腿,踢著地面向前跳跃行进。袋鼠那出奇地长且大的尾巴,也能帮助其跳跃平衡的动作。圣桑用两合钢琴交替奏出的装饰的乐句,描述袋鼠轻快的动作。   7、水族馆:由钢琴弹奏出轻缓的琶音,有如玻璃水族箱里头清水的波动,长笛与弦乐,奏出安详的旋律,描述在水中悠游的鱼。   8、长耳人:由第一和第二小提琴,交互奏出特别的乐句,像是一头驴头人身的怪物嘶叫的声音。   9、林中杜鹃:钢琴的和弦表现幽静的森林,模仿杜鹃的单簧管反覆的奏出两个单音一咕!咕!   10、大鸟笼:由弦乐器的颤音来表示鸟儿振翅飞翔的声音,长笛主奏表达小鸟飞跃的情景;钢琴则模仿鸟笼中小鸟的鸟叫声。   11、钢琴家:这真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动物」,曲中反覆弹奏彻尔尼的练习曲,讽刺钢琴学生不断苦练单调乏味的音阶,多可怜。   12、化石:木琴跟管弦乐合奏出圣桑自作「骷髅之舞」中,骷髅们跳舞的旋律。   13、天鹅:由钢琴的琶音伴奏,表示清澄的湖水,接看大提琴奏出美丽迷人的旋律,描述天鹅以高贵优雅、安详地浮游的情形。   14、终曲:这是最后所有动物一起活跃热闹的大团圆场面。最后汇集成欢乐的气氛,在灿烂欢愉的高潮中结束。

尸骸之舞讲的是什么?

讲的是骷髅之舞(danse macabre),或被称作“死亡之舞”。

其中最著名的,要数伯恩特·诺特科(Bernt Notke)为德国吕贝克市圣玛丽教堂画的壁画饰带了。画面表现了24个人物,教皇、国王、骑士、农民和穿着衣服的骷髅手拉着手,被一个吹笛骷髅引领着,欢愉地向前行进。可惜的是,这幅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摧毁了。

尸骸之舞是谁唱的?

原唱是亨利.扎里斯

交响诗《骷髅之舞》又名《死之舞》,作品完成于1874年,1875年在巴黎首次上演,是法国近代作曲家卡米尔·圣桑所作的四部交响诗中最负盛名的作品。乐曲是根据法国诗人亨利.扎里斯的一首奇怪的诗写成

乐曲旋律采用了中世纪末日审判的圣咏《愤怒的日子》的曲调,给人以阴阳怪气的感觉。起初音很弱,逐渐发展到全奏,好象聚集到墓场上的骷髅越来越多,舞跳得越来越热烈。

小提琴《骷髅之舞》是根据哪首诗改编的?

交响诗《骷髅之舞》 又名《死之舞》,作品完成于1874年,1875年在巴黎首次上演,是作者所作的四部交响诗中最负盛名的作品。

乐曲是根据法国诗人亨利· 扎里斯的一首奇怪的诗写成。

这个在 6月25日的天天向上中出现过 有一个著名的音乐神童拉的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我们删除,感谢。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