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死金牌什么意思?
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 1. 民间所称的”免死金牌”,在古代的正规名称叫”金书铁券”,或称”丹书铁券”,又名”金书铁券”、”金券”、”银券”、”世券”等,省称”铁券”。丹书:用朱砂写字;铁契:用铁制的凭证。
2. 按规定,持有”铁券”的功臣、重臣及其后代,可以享受皇帝赐予的种种特权。为了取信和防止假冒,铁券一般分为左右两半,左半部颁给功臣良将,右半部留藏于皇宫内府。
3. 唐以后铁卷不是丹书而是嵌金,《辍耕录》记载唐赐吴越王钱镠的铁卷,形状宛如瓦,高尺余,阔三尺许,卷词黄金镶嵌。誓词有所封的爵衔,官职及受封的功绩等,另刻有“卿恕九死,子孙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
4. 明代铁卷依照唐制,不过“所谓免死,除谋反大逆,一切死刑皆免。然免后革爵革薪,不许仍故封,但贷其命耳”——明沈德符《野荻编》
5. 典故: 丹书铁契,是封建帝王颁发给功臣、重臣的一种带有奖赏和盟约性质的凭证,类似于现代普遍流行的勋章(或奖章),只不过其形制稍有不同内涵较为宽泛。但从其源流、功能、性质等进行考查,铁券是勋章的雏形。
延伸阅读
满江红为什么免死金牌?
电影《满江红》,秦桧有个副总管武义淳,他有免死金牌,但是没能免死,被大总管何立杀掉,前提是他有秦桧的授权,反映了秦桧当时权侵朝野,敢杀皇亲国戚。
免死金牌不免死我的意思是?
因为当谋反之类的死罪的时候,免死金牌是不起作用的,当初在颁发免死金牌的时候,就会明确说明谋反之类的重罪是不能免死的。
康熙免死金牌结局?
班德武免死金牌是太宗皇帝赐予他家的,最后班德武最后被康熙当场斩首了。班德武是紫砂记里最大的反派,因为一把贡春茶壶害死了张鸣远一家。后来是康熙利用班德彩云小姐从班德武家中偷出了免死牌,才能最终将班德武定罪,然后斩首示众。
免死金牌有保命成功的案例吗?
没有。
免死金牌最早是刘邦颁发给功臣的,不是那个时期的“免死金牌”没有免死的功能,只是一种加官晋爵的凭证。
丹书铁卷出现免死功能是南北朝以后的事情了,而如今唯一一块传承下来的就是浙江的钱氏家族。钱氏家族世代为官,他们的祖先是越国的开国君主钱缪。
而到了明朝,丹书铁卷也被朱元璋赏给各个功臣,可是后面朱皇帝大开杀戒,最出名的胡惟庸案连带诛杀者达一万五千多人。据说,汉朝有一百多人有免死金牌可是活下来的只有五人。明朝有九十多张免死金牌,但是没有一人得以免死。免死金牌纵然权力很大,但解释权还是在皇帝手里,所以免死金牌并没有什么作用,只是一种象征性的荣誉。所以也没有人真正可以靠免死金牌免死。
李善长的免死金牌后面写的是什么?
李善长的免死金牌后面写的是谋逆者不免死。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论功行赏,封李善长为太师,此外,朱元璋特意做了块免死金牌,递给了李善长,并告诉李善长,称这块免死金牌无论什么情况都可以免死一次。有人举报李善长,说他曾经参与了胡惟庸造反一事,李善长最终被满门抄斩。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news.x86android.com/articles/341624.html
- 转载请注明: zhiyongz 于 知识百科-X86安卓中文站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