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母语】高婷婷、韦冬余:核心素养评价:价值、原则与方法
编者按:本公众号依托扬州大学中国语文教育研究所,团结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梳理语文教育历史,探讨语文教育问题,共创语文教育明天,共享母语芬芳。期待成为中国语文教育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本期推送扬州大学文学院硕士生导师韦冬余副教授及其指导的2016级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硕士研究生高婷婷合作的《核心素养评价:价值、原则与方法》一文。本文刊于《教学与管理》2017年第16期,是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2015年江苏省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科学本质与科学教学——施瓦布科学探究教学思想研究”(15HQ010)的阶段性成果之一。根据公众号平台对网址相关内容的限制规则,本文参考文献所涉及部分境外网址暂时隐去,如有需要,请在中国知网下载本文并查看参考文献原貌。感谢作者授权,引用请注明出处。欢迎关注本公众号!
另:春节将至,本公众号将停更一周(大年三十至大年初五)。再次感谢广大粉丝朋友们的陪伴与全体作者朋友们的支持!预祝大家新春快乐,心想事成!
高
高婷婷,1993—,女,江苏徐州人。扬州大学文学院2016级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硕士研究生,现为徐州市第二中学语文教师。曾在《教学与管理》《现代语文》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韦
韦冬余,1983—,男,汉族,江苏省连云港赣榆人,扬州大学文学院语文教学法教研室教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国家公派联合培养教育学博士。2013年6月起工作于扬州大学文学院。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主讲人之一,兼任江苏省教育学会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中心理事等。研究方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等。已在《全球教育展望》(CSSCI)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2部;参与撰写著作2部;主持省部级课题2项,厅级课题3项,扬州大学校级课题2项;参与省部级课题4项。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类)特等奖(江苏省人民政府颁发,排名第四)、全国第六届教育硕士优秀教师、第三届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语文)专业教学技能展示比赛优秀指导教师(2018)、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类)三等奖(2016)、全国微课(程)优质资源展示一等奖(2015)等。
核心素养评价:价值、原则与方法
高婷婷 韦冬余
(扬州大学文学院,扬州225009 )
【摘要】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在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适应个人终身学习和社会发展的综合性素养。有效的评价既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必然需求,同时又促进核心素养的进一步发展。核心素养评价应当遵循有效性、全面性、可靠性、公平性的原则,并运用多种方法对核心素养进行评价。
【关键词】核心素养评价;价值;原则;方法
2014年,教育部颁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并指出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涉及内容广,是一个复杂性、综合性的概念,涉及多个维度。近几年国外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卓有成效,欧美等国家根据本国实际将核心素养纳入课程中的努力也不断进展。我国核心素养研究组深入贯彻党的精神,深化教育改革,吸取国内外经验,逐步形成了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的六大素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核心素养的概念提出之后,如何落实好课程改革与实际教学的对接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相关专家学者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每一次课程改革进展过程中,评价始终是其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本文在这里探讨核心素养评价的意义、原则与方法。
一、核心素养评价的价值
评价,即“用一种或多种方法,如测试、观察、访谈、项目或参考预定标准等的组合,用这些方式得到信息,在关于个人知识、技能、态度或其他构成方面得出结论的过程。”[1]评价绝不是单纯评价教学的结果,它往往涉及到很多方面。评价核心素养指向的不仅仅是教和学的行为,更重要的是指导“如何教”和“如何学”的问题。这种问题导向可以同时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起重要作用,它在某一方面可以是对“应然”教学的预设,同时又是对“实然”教学的测量,通过对“应然”和“实然”的比较判断教学活动的实际效果。合理的教学评价不仅可以反映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核心素养融入课堂的落实情况,还可以为课堂实践提供大的方向,以便促进核心素养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可以说,作为目标或育人方向的核心素养提出之后,科学有效的评价便显得尤为重要。
二、核心素养评价的原则
核心素养的评价涉及的是对变化过程和复杂结果的评价。目前提出的六大素养、十八个基本点涉及知识、能力、态度价值观等关乎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基本涉及到学生应具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但这里的核心素养模型属于学生具备的“应得”素养,“实得”素养只有在实际教学中加以评价才能得出。为了获得较为准确的评估数据,评价核心素养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有效性
是否有效是评价的首要标准。评价核心素养的目的是记录学生的核心素养并且发展它们。选择什么工具、用什么方法进行相关评价都要考虑这种工具、方式是否有效,能否科学的反映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变化,能否起到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作用。
保证评价的有效性,首先,要牢牢把握党的精神,践行国家教育理念。教育部提出要研究制订学业质量标准,这为教学评价提供了具体参考。“学业质量标准是核心素养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后制定的,可以直接指导教师课堂教学和教育评价。”[2]学业质量标准是根据核心素养并结合具体课程制定的,相对具体化,教学评价可以根据质量标准进行实际操作。其次,无论教育理念如何变化,都脱离不了教育“人”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有效的评价不能偏离学生自身发展的规律,不能将评价标准作为高喊着的空理论和高理想,而要立足于学生实际具体分析。
2.全面性
评价时要考虑目的是什么。是终结性还是形成性评价?针对不同的目的,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终结性评价是在一个给定的时间对学生成就进行总结,形成性评价监控学生的学习并能提供持续的反馈。评价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绝不仅仅着眼于学生的最终成绩,分数只是一个硬性的考量标准,但核心素养价值观的导向下,评价更重要的是记录学生发展的过程,描绘出一个学生成长的真实轨迹并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某种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一个综合性理念,评价核心素养应该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如果评价集中在有限数量的能力,这将歪曲课程而导致忽视其他能力。此外,如果只对能力的有限方面进行评估,他们也将被歪曲。”[3]
3.准确性
准确性即用于评价的工具测量学习时是否真实可靠,这种工具能够持续准确到什么程度。采用何种工具(方式),都要考虑这一工具(方式)能否持续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进行评估,只有一以贯之的评价才能准确总结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实际情况,才能把握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得到了何种程度的落实。评价核心素养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采取多元的评价方式,以得到关于学生学习最准确的评价。
4.公平性
公平性关系到评价的社会性,更着眼于个体差异。受到各方环境的影响,学生在知识储备、能力水平、价值观等各方面都可能存在差异,教师不能对所有学生都采取高标准或低标准评价。比如,当有些学生的发展与教学目标吻合时,应该考虑形成性评价。公平性虽然对评价不会起到决定性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评价的结果。
三、核心素养评价的方法
评价的方式多种多样。“核心素养需结合定性与定量的测评指标进行综合评估。”[5]核心素养包括隐性和显性两部分,学生的核心素养评价可以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两个方面进行考察。本文从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两个维度出发,阐述评价的主要方式。
(一)终结性评价的主要方式
目前我国采取的用于终结性评价的主要方式是标准化考试。“标准化测试是开发、管理、得分、按照统一的程序设计的测试,以确保一致的结果,该结果可以对人进行有目的的对比。”[6]标准化考试能监测和评估教育系统。学生是否符合国家或最低标准?教育系统的运作有多好?通过收集和分析标准化考试的结果检测目标是否达成,进而判断教育政策和教育实践的整体效能。同时能确保评价的可靠性和公平性,是目前教育中最常见的评价方式。标准化测试一般包括封闭式问题(如填空、选择、判断等)和一些开放式问题。“一些国家的考试也包括一些开放式问题,学生被要求提供一个书面的回应,口头回应,解决问题,或演示一个过程。”[7]虽然这种标准化的测试不能完全准确地判断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得出的结论相对比较片面。但如果一些问题被设计的科学合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如书面回应和口头回应对学生的语言建构有一定的映射,演示过程也可以有效反映出学生的思维、推理能力等。总而言之,这些测试能从不同方面展示学习者自身所具备的核心素养。
过去我们采用标准化考试对学生实施评价又可以进行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简单地说,常模参照评价有一定的参照样本,主要是学生之间水平的比较,也可以看出该生与其他学生相比是否在进步,比其他学生更快或更慢的进步等等。标准参照评价是评估学生是否达到特定的标准或目标,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近年来,增值评价也常常被提出。将每个学生参加标准化考试的最终成绩与该生本身进行比较,如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内,通过标准化考试判断该生是否有所进步,进步的幅度有多大等等。这种评价方式相对更公平。
(二)形成性评价的主要方式
1.电子档案袋
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背景下,电子档案袋作为一种评价方式正在不断发展。目前这种评价方式在我国还不是特别普遍。但这种方式为核心素养发展的评价提供的新的可能性。“电子档案(袋)可以被定义为一个信息的数字收集,个人可以收集、选择、创造、反思、解释、评价,它以特定的受众为目标,而且包括终身学习和个人学术、专业技能的公认证据。”[8]值得注意的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的十二年一贯的课程改革项目有关核心素养的概念框架,将核心素养分为三类:在异质社会群体中互动(Interacting in Socially Heterogeneous Groups)、自主行动(Acting Autonomously)、交互使用工具(Using Tools interactively)。该项目认为可以通过设计和开发电子档案袋加强核心素养,以电子档案袋评价将学习转化为有意义的学习。教育科学世界会议上所介绍的电子档案袋以自我模式为中心,分为自我调节阶段1:自我展望(Forethought )、自我调节阶段2:表现控制(Performance Control)和自我调节阶段3:自我反思(Self-Reflection)。见图1笔者绘制的这种电子档案袋模式的大体框架。
电子档案袋是一个开放的网络平台,可以包含多个评价目的,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评价。这种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个目标导向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被评价或自我评价。如果这种评价方式与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融合,同时与课程目标相一致,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我调节、自我反思、学会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这种评价方式在我国的教育进程中使用的并不普遍,但也可以基于国外研究进展的经验教训给教育者们一定的启示。
图1:电子档案袋模式框架
2.问卷调查
学习者的态度作为一个变化的因素也影响学生的表现。在一段时间内,教师可以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学习进度等变量。李克特式问卷(从1=”强烈反对”到5=”强烈同意”)可以给教育者很多借鉴之处。问卷的形式首先要符合调查对象的基本特点,包括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将核心素养的发展变化融合在这些问题中,如”在过去的一个月,你与同学合作活动的频率是多少?”,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回答衡量学生的情感、社会能力,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记录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到何种程度;一方面,问卷也可以解释学生的个人表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回答进行自我分析,以便自我调节,融入下一阶段的学习中去。
3.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是形成性评价的主要方面。基于表现的核心素养评价可以以单一的观察为基础,也可以在一定时期内,教师使用一系列的任务对学习者进行观察。课堂表现是最直接的观察方式,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设计相关的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定位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水平、思维层次,但要注意的是,在提问时,尽量避免让学生仅仅回答是或不是,设计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讨论欲;也可以通过分组探究教学,观察学生在小组内的种种表现:是否能与其他人有效沟通交流,能否保持良好的集体意识等。课后作业也可以成为观察的一方面,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等。其他如活动表现、日常行为等都可以作为教师评价的一部分。虽然教师主观判断的变化会影响评价的真实性、可靠性和有效性,但教师评价可以作为形成性评价的辅助材料。
4.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也是形成性评价的一部分。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业、道德等方面的表现有所反思,是促进学习的重要策略。根据学生的自我评价,也可以加强教师的信息反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在一定时间内的表现进行反思,形成自我报告等形式提交给教师,教师再结合对学生的评价进行整合分析,及时将建议反馈给学生,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这种情况下,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判断力,明确评价的目的,学生也要不断加强自我反思的能力。
核心素养日益融入课程,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也将会在各种评价中有所体现。评价核心素养没有固定的模式,评价从来不是单一的,最有效的方式便是各种方式的结合。成功的核心素养评价要保证有效性、可靠性、全面性、公平性,并在一定时间内,通过各种方法的实施以获得学生发展的整体图景。
参考文献:
[1]Claire Sargent,Teacher Guide–Assessment of Key Competences in School Education[online].
[2]辛涛.学业质量标准:连接核心素养与课程标准、考试、评价的桥梁[J].人民教育,2016,19:17
[3]Pepper, D. (2013). KeyCoNet 2013 Literature Review: Assessment of Key
Competences [online]. Available: http://keyconet.eun.org/literature-review [26 June, 2014].
[4]Harlen, W. (2007). Assessment of Learning. London: Sage.
[5]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32;
[6][7]Morris, A. (2011). Student Standardised Testing: Current Practices in OECD Countries and a Literature Review . Paris: OECD Publishing [online]. Available: http://dx.doi. org/10.1787/5kg3rp9qbnr6-en [3 October, 2014].
[8]Aikaterini Alexiou, Fotini Paraskeva. Inspiring key competencies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an ePortfolio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7th World Conference on Educational Sciences, (WCES-2015), 05-07 February 2015, Novotel Athens Convention Center, Athens, Greece[online].
长按关注
本期编辑:郑昀
图片来源:扬州大学中国语文教育研究所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我们删除,感谢。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