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昆仑的诗句?
1、原文 念奴娇·昆仑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2、译文 破空而出了,莽莽昆仑山,你已看遍人世间的春秋风云。你雪山般的身躯飞舞起千百万冰棱,满天被你搅得寒入骨髓。夏天你的冰雪在溶化,江河纵横流淌,有些人或许葬于鱼腹。你的千年功过是非,究竟何人曾予以评说? 今天我要来谈一谈昆仑:不要你如此高峻,也不要你这么多的雪花。怎样才能背靠青天抽出宝剑,把你斩为三片呢?一片送给欧洲,一片赠予美洲,一片留给中国。在这和平世界里,整个地球将像这样感受到热烈与凉爽。
3、《念奴娇·昆仑》作于1935年冬天。中央红军走完了长征最后一段行程,即将到达陕北,作者登上岷山峰顶,远望青海一带苍茫的昆仑山脉有感而作。这首诗作者成功地表达了他的思想,好使“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横空出世莽昆仑”出自哪首诗?历史背景是什么?
1、《念奴娇·昆仑》毛泽东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2、历史背景: 【写作背景】本词作于1935年。当时中央红军走完了长征最后一段行程,即将到达陕北。10月,毛泽东登上岷山峰顶,远望青海一带苍茫的昆仑山脉 有感而作。
3、释义:〔昆仑〕山脉名称。其主脉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交界处,东段分三支伸展。其南支向东延伸后与岷山相接,因而红军长征时所经过的岷山,也可以看作昆仑山的一个支脉。 作者自注:“昆仑:主题思想是反对帝国主义,不是别的。改一句:一截留中国,改为一截还东国。忘记了日本人是不对的。这样,英、美、日都涉及了。别的解释不合实际。” 〔横空出世〕横空,横在空中;出世,超出人世。形容山的高大和险峻。 〔飞起玉龙三百万〕玉龙,白色的龙;三百万是形容其多。这里是说终年积雪的昆仑山脉蜿蜒不绝,好像无数的白龙正在空中飞舞。(按:作者原注中的“前人”指北宋张元。张元句,始见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一,原作“战死玉龙三十万,败鳞风卷满天飞”。以后有关记载渐有出入。南宋魏庆之辑《诗人玉屑·知音》姚嗣宗条作“战退<旧时通行本作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似为作者原注所据。“当年孙行者过此”,是当地居民传说《西游记》里的故事。) 作者自注:“宋人咏雪诗云:‘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昆仑各脉之雪,积世不灭,登高远望,白龙万千,纵横飞舞,并非败鳞残甲。夏日部分消溶,危害中国,好看不好吃,试为评之。”〔周天寒彻〕满天冷透。〔人或为鱼鳖〕人们也许要被洪水淹死。《左传·昭公元年》:“微(没有)禹,吾其鱼乎!”〔倚天抽宝剑〕传楚宋玉作《大言赋》:“方地为车,圆天为盖。长剑耿介,倚天之外。”倚天,形容宝剑极长和带剑的人极高大。遗(wèi胃)〕赠与。
念奴娇昆仑注音版?
念奴娇·昆仑
héng kōng chū shì ,mǎng kūn lún ,yuè jìn rén jiān chūn sè 。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fēi qǐ yù lóng sān bǎi wàn ,jiǎo dé zhōu tiān hán chè 。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xià rì xiāo róng ,jiāng hé héng yì ,rén huò wéi yú biē 。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qiān qiū gōng zuì ,shuí rén céng yǔ píng shuō ?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ér jīn wǒ wèi kūn lún ,bú yào zhè gāo ,bú yào zhè duō xuě 。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ān dé yǐ tiān chōu bǎo jiàn ,bǎ rǔ cái wéi sān jié ?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yī jié yí ōu ,yī jié zèng měi ,yī jié huán dōng guó 。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tài píng shì jiè ,huán qiú tóng cǐ liáng rè 。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念奴娇,昆仑全句?
念奴娇 昆仑》全诗内容具体如下:
1、《念奴娇·昆仑》 年代: 现代 作者: 毛泽东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2、毛泽东 –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国领袖 。
3、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原注】 前人(编者按:指宋张元,见《诗人玉屑·知音·姚嗣宗》)所谓“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说的是飞雪。这里借用一句,说的是雪山。夏日登岷山远望,群山飞舞,一片皆白。老百姓说,当年孙行者过此,都是火焰山,就是他借了芭蕉扇扇灭了火,所以变白了。 【注释】 昆仑:是我国最大的山脉之一,西起帕米尔高原,沿新疆西藏边界向东延伸。东端分为北中南三支。南支可可西里山,是长江上游通天河的一些支流的源头。南支东延为青海境内的巴颜喀拉山,是黄河的源头。巴颜喀拉山东接四川的岷山和邛崃山处,是一片海拔六千公尺的雪原,毛泽东在岷山所看到的就是昆仑山的这片余脉。
中国诗词大会念奴娇昆仑?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出自毛泽东《念奴娇.昆仑》。
此词作于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把魔爪伸进华北,国民党反动派勾结日寇出卖国家主权,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而当的中央红军走完长征最后一段行程,既将到达陕北。10月,毛泽东登上岷山峰顶,远望青海一带苍茫的昆仑山脉有感而作。
诗人的胸怀在这道词中不仅是谷纳了祖国山河,而且容纳了整个人类世界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news.x86android.com/articles/343530.html
- 转载请注明: zhiyongz 于 知识百科-X86安卓中文站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