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又是一年高考时
2025
07-12

又是一年高考时

这段时间,我有空就和妻子看黑龙江卫视的《雪花那个飘》。电视剧以1977年恢复高考为背景,以赵长天和翠翠的爱情悲剧为线索,塑造了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我老在想,为什么这部剧会吸引我去关注?不就是加工出来的艺术品么?
冷静地想一想,我喜欢这部剧的,不是李廓老师和陶其然的师生恋,不是那些大学生活中的爱恋悲欢,是历史的真实。高考制度的恢复,圆了多少人的大学梦,改变了多少人的命运。那些上山下乡的知青,没有高考,也许永远就回不了城。所以,这部剧中,那种怀旧情结才是最吸引人的。人类对过去了的,永远怀有依恋。对童年,总是披上一层金灿灿的光芒。对70后及以前的人来说,那个年代是难以忘怀的记忆。就像汪曾祺忘不了端午的鸭蛋,琦君忘不了小时候喝春酒的味道,鲁迅忘不了社戏一样。
我很遗憾,我没能参加高考。这对我来说,就像人生缺少了一个环节,总是难以链接起来。1991年,我初中毕业,考出了全县第四的成绩。由于我是老大,下边有两个妹妹,还有一个弟弟。父亲虽然有工作,但这么多人读书,加上父亲是老幺。奶奶归他赡养。父亲一咬牙决定让我先读一个中专,找一份工作再说。我就报考了昆明师范。志愿填报后,大伯不服气,说我们余氏门中就我有希望考大学,可是电话打到省招办,已经改不了了,否则,三年内不能再报名参加中考。无奈中,我就这样走下去。
1994年,我参加工作了,不久,大妹参加了高考,可是她第一次参加高考,就因为吃了一些卤肉,拉肚子,到考英语的时候,昏倒在考场上。她的梦,破灭了。复读,重来。经过一年的努力,妹妹考上了大理学院数学教育专业,家里好不容易出了一个正规大学生,我酸涩地笑了。每一次她出去读书,我都给她一点路费零花钱。她回到家乡,赶上国家包分配的末班车,2000年12月,被分在我所在的拖枝中学。兄妹在一起相处了十年,去年,她调到县委党校。
我的小妹因为初中留级了一年,本来父亲在电站工作,想让她读水利水电学校,回来接班。可没有如愿,只好务农、经商,持家过日子。小弟在小时候跌伤,打了麻药,读书有几分吃力,但他是最小的,大家都宠着他,高考失利后,叫他到丽江地区中学复读,终于考取了大理学院医学本科,现在免试分配到一所乡村医院。多少有一碗饭吃。
尽管多磨难,但大妹和小弟圆了大学梦,就像我自己考上一样,我心里依然很自豪。1996年5月,我为了我的人生少一些遗憾,参加了成人高考,相对来说,无法与普通高考相提并论,但我也十分重视这次高考。成人考试,有些人大肆作弊。而我却当作正规高考来对待,每一门都认真思考,仔细检查,努力作答。记得语文150分,我考了120分。作文是《从语言文明说起》,我永远难以忘怀。这次考试是我最高规格的考试了。只是,没有到千军万马挤上的独木桥上去拼搏一番,依然是我今生的遗憾。
考试后,我到云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读完专科。2002年10月,我不甘落后,用了三年时间读完本科自学考试的全部课程,顺利完成论文答辩,2007年12月,拿到了云南师范大学和自考办共同颁发的文凭。花了最少的钱,读了较多的书,取得了相应的文凭。扎实地学习了专业知识,使我延续了大学梦,也让我站立三尺语文讲台的腰板更挺直。作为语文老师,终身学习的理念不能丢,生活、教学,无处不是我的“高考”,我的“大学”。看报、读书、上网、思考和写作是必不可少的。昨天,2011年的高考落下了帷幕。933万考生坐在考场上,这是何等壮观的景象啊!其中72%的人能园自己的大学梦。祖国的发展何其迅速。
女儿即将参加今年的中考,三年后,她又帮我延续我的大学梦。然后。是孙子或孙女来延续大学梦,那时的中国又是什么样的,让我们一起来期待……
(本文2011年发于《迪庆日报》)
2014年6月,宝贝女儿在大理州民族中学参加高考,学校人性化特批陪孩子高考假,我和妻子到大理陪孩子高考。
就在大理民中住宿区花园里,我们和广大的来自四面八方的家长们一起等待,期盼孩子梦想成真。
终于,孩子以她沉着冷静的心态及细致耐心的习惯,顺利完成了那年的高考。考到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注册会计师专业。孩子替我完成了我未完成的夙愿,圆了一个高考梦。四年转瞬即逝,现在孩子考上了云南大学的研究生了。
今天,是2018年高考第一天,全国975万考生走入高考考场追逐自己的梦想。其中包括我维西一中194班教了两年半的部分孩子。希望你们都金榜题名!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