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经验 > 骨刺丸简介
2025
11-23

骨刺丸简介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太原热线www.0351net.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目录

1拼音2英文参考3概述4组成5骨刺丸的功效与主治6骨刺丸的用法用量7出处8骨刺丸的药典标准8.1品名8.2处方8.3制法8.4性状8.5鉴别8.6检查8.6.1乌头堿 *** 8.6.2其他8.7含量测定8.7.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8.7.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8.7.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8.7.4测定法8.8功能与主治8.9用法与用量8.10注意8.11规格8.12贮藏8.13版本9骨刺丸的中药部颁标准9.1拼音名9.2标准编号9.3处方9.4制法9.5性状9.6鉴别9.7检查9.8功能与主治9.9用法与用量9.10注意9.11规格9.12贮藏10参考资料附:1古籍中的骨刺丸*骨刺丸药品说明书

1拼音

gǔ cì wán

2英文参考

guci pills[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概述

骨刺丸为方名,出《外伤科学》(广东中医学院)[1]。

中成药骨刺丸的主要成分为制川乌、制草乌、天南星(制)、秦艽、白芷、当归、甘草、薏苡仁(炒)、穿山龙、绵萆薢、红花、徐长卿[2]。具有祛风止痛的功效。用于骨质增生,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痛。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载有骨刺丸的部颁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骨刺丸的药典标准。

4组成

制川乌30g,制草乌30g,细辛30g,白芷30g,当归30g,萆薢60g,红花60g。

5骨刺丸的功效与主治

功能祛风散寒,活血止痛[1]。治损伤后期,及骨刺疼痛[1]。

6骨刺丸的用法用量

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g,每服1~2丸,日3次[1]。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g。每次918g,日3次。

7出处

《外伤科学》(广东中医学院)[1]。

8骨刺丸的药典标准

8.1品名

骨刺丸

Guci Wan

8.2处方

制川乌500g、制草乌500g、制天南星500g、秦艽500g、白芷500g、当归500g、甘草500g、薏苡仁(炒)500g、穿山龙1000g、绵萆薢1000g、红花1000g、徐长卿1500g

8.3制法

以上十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35~55g及适量的水制成水蜜丸,干燥;或加炼蜜100~130g制成大蜜丸,即得。

8.4性状

本品为棕黄色至棕褐色的水蜜丸或大蜜丸;气香,味甜、微苦。

8.5鉴别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有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甘草)。薄壁细胞纺锤形,壁略厚,有极微细的斜向交错纹理(当归)。花粉粒圆球形或椭圆形,直径约至60μm,外壁有刺,具三个萌发孔(红花)。

(2)取本品水蜜丸12g,研碎;或取大蜜丸18g,剪碎,加甲醇5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用石油醚(60~90℃)提取2次,每次25ml,合并石油醚提取液,低温蒸干,残渣加石油醚(60~90℃)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丹皮酚对照品适量,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8: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盐酸酸性5%三氯化铁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取当归对照药材1g,加石油醚(60~90℃)1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鉴别](2)项下的供试品溶液及上述对照药材溶液各5~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乙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主斑点。

8.6检查

8.6.1乌头堿 ***

取本品水蜜丸适量,研碎,取33g;或取大蜜丸适量,剪碎,取48g,加浓氨试液6ml,拌匀,放置2小时,加乙醚80ml,振摇1小时,放置24小时,滤过,滤渣用乙醚20ml分次洗涤,洗液与滤液合并,低温蒸干,残渣用无水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乌头堿对照品适量,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1.0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12μl、对照品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二乙胺(14: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依次喷以稀碘化铋钾试液和亚硝酸钠乙醇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出现的斑点应小于对照品的斑点,或不出现斑点。

8.6.2其他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 A)。

8.7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D)测定。

8.7.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4nm。理论板数按丹皮酚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8.7.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丹皮酚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0μg的溶液,即得。

8.7.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水蜜丸适量,研碎,取约1g,精密称定;或取重量差异项下的大蜜丸,剪碎,混匀,取约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160W,频率50kHz)45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8.7.4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含徐长卿以丹皮酚(C9H10O3)计,水蜜丸每1g不得少于0.90mg;大蜜丸每丸不得少于6.5mg。

8.8功能与主治

祛风止痛。用于骨质增生,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痛。

8.9用法与用量

口服。水蜜丸一次6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3次。

8.10注意

孕妇禁用,肾病患者慎用。[3]

8.11规格

(1)水蜜丸每100丸重5g

(2)水蜜丸每100丸重20g

(3)大蜜丸每丸重9g

8.12贮藏

密封。

8.13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9骨刺丸的中药部颁标准

9.1拼音名

Guci Wan

9.2标准编号

WS3B218596

9.3处方

制川乌 500g

制草乌       500g

天南星(制)      500g

秦艽           500g

白芷         500g

当归            500g

甘草           500g

薏苡仁(炒)   500g

穿山龙         1000g

绵萆解        1000g

红花        1000g

徐长卿         1500g

9.4制法

以上十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 100g粉末加炼蜜100~ 120g制 成大蜜丸,即得。

9.5性状

本品为棕黄色的大蜜丸;气香,味甜、微苦。

9.6鉴别

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有草酸钙方晶,形成 晶纤维。薄壁细胞纺锤形,壁略厚,有极微细的斜向交错纹理,花粉粒圆球形或椭圆形, 直径约60μm,外壁有刺,具三个萌发孔。

9.7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 A)。

9.8功能与主治

祛风止痛。用于骨质增生,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痛。

9.9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1丸,一日2~3次。

9.10注意

肾病患者慎用。

9.11规格

每丸重 9g

9.12贮藏

密闭,防潮。

10参考资料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42.^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 国家药典委员会.关于勘误《中国药典》2010年版有关内容的通知(国药典综发〔2010〕246号).20100928.

古籍中的骨刺丸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四十八]马汗入疮

子(去皮脐生用半两)上六味,同捣研为末,用醋饭和丸,如鸡头大,将一丸分为两处,用醋贴,若疮口合,却...

《卫生易简方》:[卷之六]误吞物

煎汤呷,立效。治误吞铁石、骨刺不下危急者用王不留行、黄柏等分为末,浸蒸饼丸如弹子大,青黛为衣治误吞马...

《本草纲目》:[金石部第八卷金石之一]铁精

梧子大。食前酒下五丸,不过十日愈。(《肘后》)蛇骨刺人毒痛∶铁精粉豆许,吹入疮内。(《肘后方》)《本...

《丹溪治法心要》:[卷八·小儿科]杂方(第二十三)

之立出。诸骨入肉不出,煮白梅肉烂研,和象牙末浓敷骨刺处,自然出。《丹溪治法心要》元朱震亨、公元127...

《奇效良方》:[卷之六十一咽喉门(附论)]咽喉通治方

,研匀,用蒸饼包白面蒸熟,四两和药,汲新井华水,丸如豌豆大,蛤粉为衣,放干,十年不坏,每服一丸,以...

更多古籍中的骨刺丸

骨刺丸药品说明书

穿龙骨刺片说明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穿龙骨刺片说明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0年修订的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保证100%正确,涉及到药方及用法用量的问题,不保证正确,仅供参考。由此造成的问题,本站概不负责。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