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为什么说钟晓芹是个渣女
01很多人都说钟晓阳像个男版的绿茶,其实钟晓芹又能好到哪里呢?
如果钟晓芹是个男的,分分钟被骂渣了。看她都做了什么事,和陈屿离婚前,面对钟晓阳的送殷勤,她也没拒绝。离婚后,她当然可以和钟晓阳光明正大的在一起。可是,她对钟晓阳何尝足够忠诚呢。只要陈屿有什么事,她就往回跑。给陈屿煮了双数个水饺,暗示他还有机会。
陈屿要回老家了,钟晓芹和钟晓阳在外面,也死活要回去告别。就算钟晓阳再不好,钟晓芹既然选择了他,就该对他负责。
和前夫藕断丝连是怎么回事。钟晓芹自己也承认过,心里有两个人,放不下陈屿,又拒绝不了弟弟的浪漫,这不是渣是什么。
都说陈屿是失去后才懂得珍惜,钟晓芹也一样。离婚了,听说了陈屿以前为自己做过的事,才突然意识到,陈屿为自己默默付出了很多。是的,她后悔了,尽管她自己没承认,但是外人看得明明白白的。她口口声声说喜欢钟晓阳,可是她哪里有真心喜欢的表现呢?
拒绝钟晓阳的亲密行为,厌倦钟晓阳的生活方式。很多人都说钟晓阳不成熟,没有责任心,还粘人,也就是说,钟晓阳要迁就钟晓芹的生活方式。
既然要说男女平等,那钟晓芹是不是也该有妥协和迁就。钟晓芹是典型的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两边都占着,结果还要装作自己是无辜的。如果放不下陈屿,她当初就不该和钟晓阳在一起。
30岁的女人了,连自己的心都看不清楚,这不是害人害己吗?如果和钟晓阳在一起了,就应该对这份感情忠诚,而不是时刻牵挂着陈屿。钟晓芹这么做,对陈屿和钟晓阳都是伤害,陈屿明明开始死心了,钟晓芹时不时的关心,又让他燃起希望。钟晓阳死心塌地的对钟晓芹,换来的却是她一次又一次的拒绝。
很奇怪的是,大家都在说陈屿和钟晓阳的种种问题,其实最大的问题不是在钟晓芹身上吗?这部剧没有刻意丑化男性,是观众给女性加了滤镜。
男性任何不完美都要被架在道德的镣铐上,女性的不完美却可以被包容和理解,这才是最可悲的。
02钟晓芹口口声声说喜欢钟晓阳,其实她根本不是喜欢,只是离婚后失去了依靠,把钟晓阳当成一根救命稻草而已。
顾佳曾经说她不够独立,真是一点都没错。如果那时候出现在钟晓芹身边的不是钟晓阳,哪怕换做任何一个男人,她都会选择。
像钟晓芹这样的姑娘,一辈子都在依赖,如果只靠自己是根本活不下去的。她就好比温室里的花朵,永远需要有人给她遮风挡雨。
要么是父母,要么是恋人。她和钟晓阳在一起不会幸福,不仅仅因为钟晓阳不够成熟,也在于钟晓芹像个巨婴。她面对所有事情的态度都是被动的,她总是指责别人,却从不反思自己。我突然明白,为何陈屿在婚姻里的态度变得越来越冷漠。因为家里的大小事情都是他在张罗,而这些钟晓芹都看不到。
鸡零狗碎已经足够让人疲惫,还得不到对方的理解,也难怪陈屿变得越来越冷漠。倘若陈屿和钟晓芹性别互换,渣的可不是陈屿了。
这个社会,对女性有很多不公,但也有很多纵容。
现在女权主义兴起,本来是追求平等的一个开端,却不知不觉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03钟晓芹和顾佳,王漫妮比起来,少了些锋芒,也少了些独立。
但是她足够幸运,成长在一个不错的家庭,父母开明,给予她足够多的保护。到了婚配的年龄,父母又给她觅得良婿。陈屿在电视台工作,在父母眼里是顶好的工作。他的情商不高,可是默默的为钟晓芹付出了许多。但正是这种无条件的付出,让钟晓芹觉得理所当然了。
钟晓芹和陈屿吵闹的一切,颇有一种有恃无恐的感觉。
可是她又身在福中不知福,亲手把自己得到的毁掉了。这时候,对钟晓芹本该是晴天霹雳,但是她似乎并没有伤心难过很久,因为还有备胎钟晓阳。说实话,钟晓阳承担不起爱情的责任,钟晓芹更承担不起。无论是和陈屿还是和钟晓阳,她始终像个不成熟的孩子,只顾自己的感受,却没见她付出过多少。
陈屿是真爱她,所以结婚那么久,钟晓芹的性格依然我行我素。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钟晓芹或许单纯可爱,但绝对不是伴侣的好人选。你看顾佳和王漫妮,在婚姻里面,总能给对方带来价值。像顾佳,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还能帮扶丈夫的事业。王漫妮也不是个傻白甜,自己有事业心,又长得漂亮,也是好伴侣的人选。可是钟晓芹能给对方带来什么呢?一份普通的工作,勉强养活自己。
到了30岁,还在普通岗位,足以可见工作能力一般。再者,还流过孩子,生育价值也减弱一部分了。外貌呢,只能说是普通的那类型。如果说王漫妮的择偶条件太高,那钟晓芹更是颇有一种眼高于顶的感觉。
她看不上陈屿,嫌弃钟晓阳,可是她自己的条件又能好到哪里呢?
04我说钟晓芹渣,肯定会有很多人反驳我。
其实,我也不忍心这样说钟晓芹,可是很明显,她已经开始脚踏两只船。一边拖着钟晓阳,一边念着陈屿。三个人的游戏,注定满盘皆输。人在感情里不能太贪心,你不能想要踏实,又想要风花雪月。
钟晓芹拎不清这一点的话,很难得到幸福。我不知道她最后会和陈屿复婚吗?我能确定的是,如果她的人格不够独立,学不会成长和承担,她永远得不到自己想要的。
我始终认为,无论男女,对感情都该有敬畏心,要懂得尊重和保持界限。贪念和执念,都要不得。
《三十而已》中钟晓芹是什么人设
这几日,《三十而已》这部剧正在热播,其中的钟晓芹确确实实让很多人都为之操心,因为钟晓芹是一个很喜欢听从他人的建议,做事大大咧咧,不求回报的女孩。钟晓芹和其他两位女主角不同,她代表的形象可能就是普通生活中的大多数女性。钟晓芹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规划,在上司想要给她升职的时候拒绝了上司,只是因为觉得太累了;她在平时的工作中,也总是做着一些不属于自己做的事情,比如修咖啡机,帮别人拿资料,去跑最难沟通的商户,仅仅是因为她不会拒绝别人对自己的请求,所以别人把她的付出当作了理所当然。
在陈屿要出差的时候,钟晓芹就回家;钟晓芹的妈妈是不是就到小两口的家去收拾屋子,做饭,导致陈屿因此和钟晓芹吵架,说钟晓芹的母亲是“田螺丈母娘”。钟晓芹确实在家庭生活方面缺乏自理能力,因为她作为一个地道的上海人,没有见过大风大浪,生活在一个非常安逸的环境里,导致心智非常地不成熟,这样的钟晓芹,自然达不到陈屿想要的“轻松省心”的要求。
正是因为钟晓芹是这样的女生,所以她才会听从母亲的安排,和陈屿结婚。钟晓芹性格大大咧咧,渴望被人关怀着,希望老公和她多说说话,陈屿却是一个沉默寡言,只爱自己的鱼,很自私的一个直男。两个人之间的缺乏沟通,一方不给另一方足够的爱,导致这两个人最终分道扬镳,这其实是两个人的错。一个看待生活太过美好,另一个看待生活充满了压力,这样的两个人怎么能一直走下去呢?我相信,任何一个普通人,都是愿意和钟晓芹当朋友的,因为她很照顾人,但是她却不会照顾自己,确实是让人担心。
《三十而已》钟晓芹结局是跟谁在一起了
电视剧《三十而已》钟晓芹结局是和陈屿复婚了。
钟晓芹因为钟晓阳到办公室当众求爱的事感到不适,仔细思考之后觉得自己跟钟晓阳不适合,两人隔着几岁的年龄差,为人处世的方式大有不同,甚至看待世界的方式都不一样,一番思考后钟晓芹终于向钟晓阳提出了分手。
得知陈屿要离开上海时,钟晓芹才知道自己心里一直放不下陈屿,他们之前不如意的婚姻也不只是陈屿一个人的错,还有自己的刁蛮任性,她也应该学着成长,与陈屿一起携手度过婚姻中的小摩擦,而不是一味地逃避。
后来钟晓芹崇明岛之旅深夜遇险,她第一反应就是给陈屿打电话,陈屿在第一时间赶去救她,还贴心地带上毯子水壶,凭借着自己多年做新闻记者的经验,他准确找到了晓芹,俩人相拥在一起的那一刻,过去的鸡毛蒜皮恩恩怨怨都烟消云散。
最终钟晓芹和陈屿复婚,自己出版的书收到很大的反响,钟晓芹一夜成名,并获得了一笔一百多万的稿费,还成为了专职作家,最后还用自己写作的收入给陈屿的妈妈买了一套房,一家人生活的很幸福美满。
扩展资料
在三个女主中,钟晓芹虽然是最平凡的,却是最幸福的,无论她遇到了怎样的挫折和失意,总有父母那道温馨的港湾在等着自己,可以回家躲避风雨的侵袭。
只有钟晓芹至始至终拥有做自己的底气和筹码,她童年幸福,事业有成,婚姻虽然曲折了点,最后却依然绕了个圈回来,是真正被疼在手心的女孩,也是能够在婚姻中被富养的女人。
三十而已中钟晓芹这个角色的人设是什么
在我看来,钟晓芹是一个慢慢觉醒的人设。她的觉醒不仅是在家庭和爱情,还在于对自我的认知。很多人觉得在《三十而已》的三个女性中,钟晓芹是最幸福的。
她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一出生就拥有上海户口。她是家里的独女,从小就享受了父母对她独一份的爱。父母都有自己的工作,退休后有退休金,钟晓芹只要顾好自己,家庭方面几乎不需要她操心。
所以,钟晓芹的心智其实远不如她的年龄成熟,甚至连陈屿这个老公都是父母帮她挑的。在她看来,她当初和陈屿结婚就是为了父母,因为到了年纪不结婚就要忍受别人的指指点点。
在结婚之后,她的父母还要三不五时地过来帮他们小两口煮饭、整理卫生。而钟晓芹却觉得这一切没什么问题,享受得理所当然,只有陈屿对岳父岳母这样的帮助感到有些不舒服。
钟晓芹和陈屿走到离婚这一步,陈屿的问题肯定是要更多一些。在婚后的生活中钟晓芹和陈屿将婚前的甜蜜和幸福都慢慢消磨掉了,两人几乎没有共同话题,甚至连吃饭都是分开的。
钟晓芹在经历了流产之后,慢慢觉醒知道自己一定要做出改变。所以,乖乖女的她瞒着父母偷偷离婚了,在离婚之后还接受了比她小5岁的同事的追求。
但是,在和钟晓阳相处的过程中,她也发现了自己和他两人并不合适,并且意识到在过去的婚姻中,自己也有做的不足的地方。可能原本钟晓芹觉得都是陈屿的错,但此时已经意识到自己也有问题。
经过了一次离婚,钟晓芹已经明确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她能够再次接受陈屿的求婚,是因为她已经真正想明白了。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news.x86android.com/articles/176280.html
- 转载请注明: zhiyongz 于 知识百科-X86安卓中文站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