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5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叫什么(中国人造卫星发射) NEW 核心提示: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叫东方红卫星。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继美、苏、法、日四国之后第五个能制造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我国的通信卫星通称“东方红”系列。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在甘肃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叫东方红卫星。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继美、苏、法、日四国之后第五个能制造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我国的通信卫星通称“东方红”系列。1970年4... Read More >
202411-28 中外科学家发现宇宙中最剧烈的光学紫外耀发 NEW 新华社南京6月29日电(记者朱筱、王珏玢)记者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获悉,由我国科学家领衔的国际团队在最新科学研究中发现迄今人类探测到的最剧烈光学紫外耀发,从而为研究早期宇宙提供关键数据。据介绍,伽马暴是宇宙大爆炸之后最剧烈的爆发现象,起源于大质量恒星死亡或者中子星并合。大部分伽马暴在结束后能观测到几天到几周的光学余辉,伽马暴瞬时辐射期间观测到的光学紫外事件称为光学紫外耀发,这样的事件在此前很少被观测到。由多国合作研制的雨燕卫星专门用于伽马暴研究,它能在发现伽马暴之后,迅速把定... Read More >
202411-18 世界最大液体镜面望远镜开始仰望星空 NEW 【科技创新世界潮】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近日报道,位于喜马拉雅山上、直径4米的“国际液体镜面望远镜”(ILMT)已经睁开“眼睛”,看向宇宙深处,它用一个缓慢旋转的液体水银圆盘而非固体镜面聚焦光线进行观测。与传统望远镜相比,液体镜面望远镜建造成本低很多,且拥有其他独特优势。如果ILMT取得成功,未来或许可在月球上放置一个更大的液体镜面望远镜,助力管窥宇宙中第一颗恒星的“模样”。道阻且长 行则将至液体镜面望远镜的基本概念非常简单:如果你搅拌一种液体,它的表面会形成一个盘子的形... Read More >
202402-08 “2022全球十大工程成就”发布 12月15日,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发布“2022全球十大工程成就”,包括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嫦娥探月工程、新冠病毒疫苗研发应用、猎鹰重型可回收火箭、港珠澳大桥、超大规模云服务平台、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复兴号标准动车组、太阳能光伏发电和新一代电动汽车在内的全球十项工程成就入选。全球十大工程成就指近五年在全球范围内完成、具有全球影响力并产生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工程创新重大成果,能够反映某个或多个领域当前工程科技最高水平。评选活动由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 Read More >
202401-03 人类航天的历史(第一颗发射场运载) 核心提示:1、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前苏联在莫斯科列宁山上建立了一座纪念碑予以纪念;2、1965年11月26日法国、1970年2月11日日本、1970年4月24日中国、1971年10月 1、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前苏联在莫斯科列宁山上建立了一座纪念碑予以纪念;2、1965年11月26日法国、1970年2月11日日本、1970年4月2... Read More >
202312-13 揭秘航天搜救队,直击神舟十五航天员返回地球,中国航空力量 中国航天馆揭秘航天搜救队在当今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人类对于宇宙的探索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观测和探索,而是逐渐发展出了实时的、高精度的航天探测和卫星遥感技术。然而,随着航天活动的日益频繁,航天器出现故障或意外事件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加,这时,一支高度专业化的航天搜救队就成为了保障航天活动安全的关键力量。中国航空航天航天搜救队是由政府或私人组织的专业搜救队伍。航天搜救队的人员构成一般包括领导层、专业队伍和后勤保障等。中国航空搜救队领导层负责制定搜救计划和决策,专业队伍则包括宇航员、飞行员...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