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4 日食奇观背后,还有哪些科学奥秘 NEW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汪丹今年首次日食于4月20日在南半球上演,激起了全球天文爱好者的狂欢,原因在于这是一次极其罕见的混合日食——日全环食,这种奇观本世纪仅有7次。中国科技馆工程师、北京天文学会会员赵然子表示,虽然受限于地理位置,我国仅有东南部地区可见食分极小的日偏食,但我们可以先来了解日食的科技价值及观测知识,为下一次2035年光临北京的日全食做好准备。(1)为何日食总遇农历初一说到天文奇观,如果没有亲历一次日全食,真可谓“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人类的寿命之... Read More >
202505-11 AI将取代智人成为地球生物史上最危险的物种,并将人类灭之? NEW 在中国甚至世界范围内,还能活得像我这样快乐的人不多了。听着虫鸣鸟叫睡到自然醒,吃饱了不考虑生计和责任,以及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问题,除了偶尔和心性相投的朋友聚聚餐,大部分时候独处,只跟大自然和小动物接触。尽管如此,我心中对于人类的未来,充满了悲观和忧虑。我所担心的一切,都不可避免会发生,即使把我放在马斯克或者联合国秘书长的位置,都不可能阻止,因为这是天道,是规律,是因果,是不可逆的宇宙生命发展轨迹。图片来自互联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木心说:现代中国人不懂得悲观,说到底,悲观是一种... Read More >
202505-02 宇宙中最大的星球是哪一个(恒星沃尔夫麦哲伦) NEW 核心提示:目前发现的最大的恒星是沃尔夫拉叶恒星。目前人类还无法观察到宇宙的全貌,沃尔夫拉叶星是一颗位于R136的中心的恒星,在蜘蛛星云C2070星团中心,它在一个离地球约50000秒差距(163000光年)的大麦哲伦星云,它的质量和亮度在任何已知恒星 目前发现的最大的恒星是沃尔夫拉叶恒星。目前人类还无法观察到宇宙的全貌,沃尔夫拉叶星是一颗位于R136的中心的恒星,在蜘蛛星云C2070星团中心,它在一个离地球约50000秒差距(163000光年)的大麦哲伦星云,它... Read More >
202504-19 第五届世界教育前沿论坛举行 中国日报1月9日电 1月7日,第五届世界教育前沿论坛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元宇宙•永续性•积极心理:教育之未来"。来自中国两岸三地及美国、新加坡的教育工作者参加了交流。第五届世界教育前沿论坛一如既往地聚焦世界前沿问题,抓住教育趋势走向,前瞻性地关注"积极教育""可持续发展与体验学习"和"元宇宙与教育"等教育问题。其中最令人关注的是2022年一丹奖两位得主,苏州大学新教育研究院教授朱永新和斯坦福大学教育学荣休教授琳达•达林哈蒙德(Linda Darling-Hammond)的精... Read More >
202504-14 人类为什么没有阴茎骨?研究发现它退化了,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阴茎骨在哺乳动物中非常普遍,但人类作为最高等的哺乳动物,却恰恰没有这根骨头。或者说,人类曾经是有的,但在漫长的进化演变过程,阴茎骨中消失了。作为延续种族繁衍的重要器官,阴茎骨的消失对人类来说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阴茎骨十分重要地球上的大部分哺乳类动物几乎都有阴茎骨,而且很多动物的阴茎骨还不是一根小骨头,比如海象的阴茎骨就长达60厘米以上,以至于人们最初还以为这是海象身体上的其他部件。人类还曾经发现过一种已经灭绝的海象品种,其阴茎骨更是达到了1.4米,绝对是哺乳动物中的庞然大物... Read More >
202504-12 人类新冠最典型的后遗症——打开了《了凡四训译解》 世间万物总是处于各种轮回中,人类的种族繁衍、新老更替;环境的四季变幻、冷暖交接;服饰的潮流变化、复古新颖;甚至人们对美的欣赏也会在追求极致绚烂到简约直白。那么,社会高速发展至今,人类总是陷入无尽的慌乱和迷茫后,无数的人在质问生命的意义何在时,有人选择了困惑、抑郁后的自杀来放弃无望的未来;有人选择了虚妄的活着,他们让自己忘掉身心的感受,陷入大众羡慕的虚荣中,不断用各种奢华的消费去刺激自己那将要麻木的神经;也有人会细细的追问、努力的思考,想找到那个最终的答案;同时也有一部分人不问... Read More >
202504-08 “全球最大”!首台!在我国完成吊装→ 国际大科学工程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即SKA,台址分设于南非和澳大利亚,是人类有史以来在建的最大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建成后,它的接收总面积达1平方公里、足有140个足球场大,作为世界最大的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为人类认识宇宙提供新机遇。SKA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国际科研合作项目。近期,SKA的首台中频天线在我国完成了吊装。央视财经《天下财经》栏目视频总台央视记者 高岩:由中国牵头研制的国际大科学工程平方公里阵列,即SKA的射电望远镜项目的第一台中频天线,完成吊装。未来... Read More >
202503-12 Ⅴ型外星文明有多可怕?如果人类达到这种文明,将不再需要肉体 自人类第一次出现在地球上以来,我们就一直在发展我们的生存技能,甚至是科学技术,为的就是与自然界作斗争,让我们生活得更好。现在我们人类已经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并且在地球上超越了其他物种,建立了这个星球上最先进的文明。人类在短短的数十万年的历史中,发生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我们以前居无定所、以天地为被,到现在我们已经踏上了月球,以前食不果腹、茹毛饮血,到现在物质生活、甚至是精神生活的极大的丰富。人类并没满足、也没有止步不前,我们现在还在坚持不懈的追求着知识,人类在发展的道路上一直阔... Read More >
202503-08 迄今为止,人类已知最可怕的理论是什么? 综述在人类的文明长河中,我们曾经研究出数不清的理论。每一个理论的出现,都是科学家们智慧的结晶。理论的诞生是推动文明发展的“源动力”,也是我们世界观构成的重要基础。当然,每一次理论的发现也都是一个极其刺激的过程。因为新理论的出现,往往伴随着旧观念的迭代更新与世界观的重新架构。而在人类历史上,最可怕的理论又是哪些呢?多维空间理论宇宙的组织架构很可能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而多维空间理论便恰恰证实了这一点。不论是科幻影视作品还是文学作品中,都曾描述过高维文明的可怕性。面对高维文明的攻击... Read More >
202503-06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为什么说古人的最高智慧是顺其自然? 人类的意识竟然产生于物质世界当中,这件事想一想就觉得很神奇。我们的组成和树木、海洋、石头、沙土竟然是一样的,都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但是经过137多亿年的演化,我们竟然有了意识,我们能够独立思考,站在了整个地球生物链顶端。一.人类或者说人类意识是宇宙演化的终极产物目前被科学界广为认知的大爆炸理论认为,这个世界本是不存在的,宇宙是一个由一个无穷小、无穷炽热的奇点爆炸而来。经过大爆炸,137亿年的演化,而形成了我们目前观测到的宇宙空间,包括我们的地球。我们人类是跟随137亿年宇宙演... Read More >
202502-16 韦布空间望远镜周年:它为何如此卓越? 2022年12月14日,《自然》杂志将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的项目科学家Jane Rigby评选为2022年度10人之首,理由是她推动“韦布”成功运行。次日,《科学》杂志将“韦布”的成功运行列为2022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之首。发射至今仅一周年的“韦布”获得了哪些重要成果,以至于它与推动它的科学家获得如此殊荣?它为何会如此强大?它的成功对我们有什么启迪意义?本文将试图回答这些问题。撰文 | 王善钦2022年12月14日,《自然》(Nature)杂志公布了2022年度时代人物(Na... Read More >
202501-26 自然的智慧:在自然中得道 ▲喜欢请点点关注吧,您的点赞是我更新最大的动力,码字不易,还望看官多多支持!在自然中得道,我们可以从大自然的美景、生命的循环和自然法则中汲取灵感。自然是一个无穷无尽的创造源泉,它展现出宏伟的景色和深邃的智慧,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奇迹和存在的意义。想象一下,你站在一个郁郁葱葱的森林中,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来,微风轻拂着你的脸颊。你静静地倾听着大自然的声音,鸟儿的歌唱,树叶的沙沙声,小溪的潺潺流水。这个时刻,你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和韵律,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观察身边的自然景观,或许是一朵... Read More >
202501-22 人类历史上最经典的三大悖论,极度烧脑,你曾考虑过这些问题吗? 我们总说人类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然而在历史上也有一些难题是多少科学家哲学家苦思冥想也无法得出结果的,各个悖论就是其中的一员。对于这种同一个命题中却隐含着两个都可以自圆其说的结论的难题,古往今来的智者们也是伤透了脑筋,其中最为经典的就是这三大悖论——忒修斯之船、上帝悖论、拉普拉斯妖,你曾听说过吗?身份更替——忒修斯之船有这样一艘常年航行在海上的船,它被命名为忒修斯。在长久的航行中,它已经经不起更多风浪的锻打,它需要维修、需要更换零件,不然将会危及到水手的生命。在一次又一次的航行... Read More >
202501-21 “全球最大”!在我国完成吊装:它的接收总面积足有140个足球场 亲,原创不易,麻烦动动你的小手、点赞,转发,评论一下,谢谢^-^观后感:本文描述了国际大科学工程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项目在中国的重要进展,以及它在全球射电天文学领域的重要性。文章提到,SKA是人类历史上正在建设中的最大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具有巨大的接收面积。这个项目将为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提供全新的机遇,填补我们对宇宙的基本认知中的空白。作者特别强调了中国在SKA项目中的重要作用,中国完成了SKA的首台中频天线的吊装,并将派遣首批中频天线到南非,为射电望远镜的组建做出... Read More >
202501-21 全世界最贵的10种物质,一克62.5万亿美元,一克能买下家苹果公司 1、反物质价值:62.5万亿美元反物质(antimatter)是一种非常神秘的物质,它是正常物质的反状态。更具体地说,反物质的亚原子粒子具有与正物质相反的性质。这些粒子的电荷也是相反的。根据宇宙的起源的标准理论,物质与反物质在大爆炸之初是成对或等量产生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每克反物质的价格远超过62.5万亿美元,所以目前反物质还无法被大量生产和储存。尽管反物质非常昂贵,但它却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价值。例如,反物质可以用来解释宇宙的起源,也可以用来研究量子力学和基本粒子的性质。... Read More >
202501-12 霍金的作品都有哪些(霍金黑洞宇宙普朗) 核心提示:霍金的作品:1、《时间简史续编》;2、《霍金讲演录——黑洞、婴儿宇宙及其他》;3、《时空本性》;4、《未来的魅力》;5、《果壳中的宇宙》;6、《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7、《乔治开启宇宙的秘密钥匙》。斯蒂芬·威廉·霍金,1942年1月 霍金的作品:1、《时间简史续编》;2、《霍金讲演录——黑洞、婴儿宇宙及其他》;3、《时空本性》;4、《未来的魅力》;5、《果壳中的宇宙》;6、《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7、《乔治开启宇宙的秘密钥匙》。斯蒂芬·... Read More >
202501-08 宇宙中哪个星球寿命是最长的(恒星寿命最长宇宙) 核心提示:宇宙中恒星寿命最长,恒星是由引力凝聚在一起的一颗球型发光等离子体,太阳就是最接近地球的恒星。在地球的夜晚可以看见的其他恒星,几乎全都在银河系内,但由于距离遥远,这些恒 宇宙中恒星寿命最长,恒星是由引力凝聚在一起的一颗球型发光等离子体,太阳就是最接近地球的恒星。在地球的夜晚可以看见的其他恒星,几乎全都在银河系内,但由于距离遥远,这些恒星看似只是固定的发光点,历史上,那些比较显著的恒... Read More >
202501-07 核污水可怕吗?人类最可怕的敌人是谁? 一向无忧无虑、乐天安命的孩子,突然告诉我,完蛋了,人类要毁灭了。还要我早点准备地下室,多囤点物资,以防核污染、核辐射。孩子的害怕源自于老师的传导,老师的担心源自于媒介的渲染。这些天,整个链条传递得无比通畅,因为害怕与担心存在于每个人的底层代码之中。说着,说着,孩子由害怕转为愤怒。“小日B怎么不去死”、“干脆扔几颗核弹炸了丫的”。我说,假如你不幸是福岛的一个小P民,又当何如?排放不能左右,核弹就得承受?早上,孩子又拿起刷到的视频给我看,瞧,这么漆黑的核污水滚滚直排大海。我说,这... Read More >
202412-03 化学知识之最100例 一、元素之最⒈ 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元素是氢元素。⒉ 质子数最少的原子是氢原子。⒊ 电子数最少的原子是氢原子。⒋ 质量最小的离子是氢离子 。⒌ 原子半径最小的原子是氢原子。⒍ 原子半径最大的原子是铯原子。⒎ 结构最简单,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原子。⒏ 在宇宙中,氢是含量最多的一种元素。(在太阳周围的气体中也是)。⒐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原子。⒑ 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⒒ 常温下其单质有颜色气体的元素是F、Cl。⒓ 化学性质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氟,... Read More >
202411-28 中外科学家发现宇宙中最剧烈的光学紫外耀发 新华社南京6月29日电(记者朱筱、王珏玢)记者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获悉,由我国科学家领衔的国际团队在最新科学研究中发现迄今人类探测到的最剧烈光学紫外耀发,从而为研究早期宇宙提供关键数据。据介绍,伽马暴是宇宙大爆炸之后最剧烈的爆发现象,起源于大质量恒星死亡或者中子星并合。大部分伽马暴在结束后能观测到几天到几周的光学余辉,伽马暴瞬时辐射期间观测到的光学紫外事件称为光学紫外耀发,这样的事件在此前很少被观测到。由多国合作研制的雨燕卫星专门用于伽马暴研究,它能在发现伽马暴之后,迅速把定...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