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1 AI将取代智人成为地球生物史上最危险的物种,并将人类灭之? NEW 在中国甚至世界范围内,还能活得像我这样快乐的人不多了。听着虫鸣鸟叫睡到自然醒,吃饱了不考虑生计和责任,以及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问题,除了偶尔和心性相投的朋友聚聚餐,大部分时候独处,只跟大自然和小动物接触。尽管如此,我心中对于人类的未来,充满了悲观和忧虑。我所担心的一切,都不可避免会发生,即使把我放在马斯克或者联合国秘书长的位置,都不可能阻止,因为这是天道,是规律,是因果,是不可逆的宇宙生命发展轨迹。图片来自互联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木心说:现代中国人不懂得悲观,说到底,悲观是一种... Read More >
202412-27 我们的好奇心去哪儿了 NEW 近日,在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联合教育学院学生“新生第一课”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周忠和作了题为《好奇心、教育与创新》的报告。周忠和从达尔文与威尔逊两位古生物学家的故事导入,提出好奇心的重要性。周忠和表示,好奇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学习,缺少好奇心会让我们的知识面狭窄,变得冷漠;同时他还表示,好奇心虽然源自本能,但仍可以通过后天培养或引导。————————————————我们整理了周忠和院士演讲中关于“好奇心”的部分内容,以期给更多教师和学生带来启发。好奇心是... Read More >
202411-27 薛人望谈演化对人类的启示 NEW 薛人望(章静绘)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教授薛人望(Aaron Hsueh)先生以达尔文的演化论观念从事生命科学研究半世纪之久,发表学术论文四百余篇,被引用近六万次。他发现了多种人类新激素及受体,并研发体外卵泡激活(IVA)治疗女性不孕,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2013年十大医学突破之一”。从1978年起,薛人望频繁回中国讲学,为中国生殖医学、演化医学培养下一代学人。最近,他在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演化医学启示录》一书。在接受《上海书评》专访时,他谈到了演化论对我们理解人类身心疾病及... Read More >
202408-08 这位19世纪的女性,用画笔“收藏地球上所有的花” 《花朵与探险:玛丽安娜·诺斯的艺术世界》,[英]玛丽安娜·诺斯 著,余天一 祝羽捷 译,中信出版集团,2022年11月。1856年,26岁的玛丽安娜·诺斯与父亲一起游览了位于伦敦西南角的邱园(Kew Gardens)。当时的园长威廉·胡克(William Hooker)爵士送给她一束华贵璎珞木(Amherstia nobilis),这种植物被誉为“缅甸的骄傲”,它的异国情调和浓艳的色彩点燃了诺斯对植物和大自然的热情。她仿佛感受到一种未知的召唤,从此踏上探险的征途,开启了一段传... Read More >
202407-01 人类没进化出攻击性器官?其实有四大攻击手段,只是我们浑然不知 综述生物想要在自然界更好地存活下去,除了要不断繁衍之外,还需要具备专属的生存技能和防身手段。在不断的进化过程中,不少生物获得了保命技能,比如锋利的牙齿或爪子、厚实的皮毛、敏锐的洞察力和行动力以及强悍的力量。也正是因为这些弥足珍贵的保命技能才让它们在大自然中能够安稳生存。不过很多人都会产生这样一种疑虑,作为处在食物链最顶端的人类,拥有着强大的掌控自然的能力,那么为什么人类却没有进化出有攻击性的器官呢?在进化的过程中,大自然又给予了人类怎样的攻击手段呢?强悍的下肢人类的腿部肌肉是... Read More >
202402-11 德国商人为炼金天天在家煮尿,一个意外发现改变世界,造福人类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文|浊酒编辑|林画1737年的一天,位于巴黎的法国科学院向全世界公布了一项科学发现:人们发现了自然界中一种被称作“磷”的化学元素。在今后的几十年当中,这种元素将深刻地改变每一个人的生活。磷元素的发现,在全球的科学界都引发了巨大的震动。但当人们去考证磷元素的发现过程和发现者时却又会感到有些尴尬。因为,发现磷元素的并不是一位科学家,而是一位沉迷于“炼金”... Read More >
202312-10 好书推荐:《利维坦》 #以书之名#《利维坦》是英国哲学家霍布斯的名作。在这本书之前, 欧洲流行的是血统论和王权论,意思是上帝造人的时候已经安排好了王族、贵族和平民,并根据血统延续下去。这是该书的写作背景。霍布斯认为,在人类最早期的时候,在没有任何政治权威的自然状态中,或者说得直白一点,在没有酋长、国王这些职位以前,人类没有因为利益结成联合体,大家彼此之间为了私利而争斗,呈现出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简单来说,就是丛林法则。需要特别说明一点的是,当时还没有达尔文,自然也没有进化论,大家并不知道人... Read More >